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蕈露是由北京市食品研究所研制的一种新型发酵饮料,其特点是不加任何添加剂,营养丰富,清凉可口,甜酸适度,作为弥补目前饮料的单调和不足,很有希望推广生产。为了解孩饮料的保健效果,分三部分进行了研究,本文探讨了大鼠中性白细胞吞噬试验,喂养大鼠体重变化和大鼠血浆的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AMP)测定试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
在1981年里,红茶菌作为一种健身饮料,曾风靡社会,深入家庭,对人体健康发生了良好的效用.广大群众寄予了极大的关切,提出了许多在培养饮用中出现的问题;本刊除了给以公开解答外,并会同工商出版社,编辑出版了“红茶菌与健康长寿”一书,发行全国,以飨读者.除了这些技术问题外,伴之而来的是一些耸人听闻的传闻,诸如某医院发现了饮用红茶菌后“在肚子里长出了菌膜”,“红茶菌中的微生物对人体有害”,“饮用红茶菌导致癌症”等等;也有人把红茶菌与卤干,鸡血相提并论,如此种种曾引起了一些怀疑和混乱,一时弄得人们无所适从了.科学的问题只有用科学来解答.任何臆造和简单地类比都是违反科学的.饮用红茶菌能否致癌?对人体有益还是有害?这些人们关心的问题必须给以科学的解释.北京市食品研究所和沈阳市劳动卫生研究所联合进行的致畸、致癌、致突变以及急性和亚慢性科学实验,结果表明,红茶菌不可能致癌,是对人体有益无害的健身饮料.本刊从这期起,将连续刊载红茶菌致畸、致癌、致突变、急性和亚慢性毒理试验及抑菌试验等专题报告、部分医疗单位的临床报告以及现身说法文章和饮效实例等,欢迎全国各地的红茶菌科研人员和广大群众为本刊提供具有科学性、实践性、典型性正反两方面的稿件,以推动红杀菌在造福人类的道路上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新的食品、饮料不断增加,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要求。多维香饮料是北京市食品研究所研制的一种发酵型清凉饮料。鉴于目前对食品卫生的普遍关注,探讨饮用多维香饮料的安全性实为必要。我们采用了鼠伤寒沙门氏菌/微粒体酶回  相似文献   
4.
蕈露是以蘑菇、大豆汁、麦芽汁等为原料经发酵制成的饲料,经动物实验表明:(1)饮用蕈露试验组经钴60照射后30天无一死亡,而对照组死亡6只;(2)小鼠骨髓多能干细胞检查,实验组脾结节数X为18.7,而对照组X为T;结果证实,蕈露饲料具有提高机体防御机能、增强体质、促进造血细胞增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抗放射线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红茶菌是一种活菌饮料,多系家庭自制自饮,受到人们喜爱.但许多读者关心饮用的安全性及对人体的保健作用如何,希望再介绍一下.  相似文献   
6.
蕈露是以蘑菇、大豆汁、麦芽汁等为原料经发酵制成的饮料,经动物实验表明:(1)饮用蕈露试验组经钴60照射后30天无一死亡,而对照组死亡6只;(2)小鼠骨髓多能干细胞检查,实验组脾结节数X为18.7,而对照组X(?)为T;结果证实,蕈露饮料具有提高机体防御机能、增强体质、促进造血细胞增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抗放射线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虫胶防腐涂料是一种水果表面涂被剂,可增加果面光泽,在一定时期内可减少水分蒸发,加入多菌灵(MBC)和2、4-D(MCP)后,还有减少腐烂的作用,对防止果皮皱缩,保持风味,降低损耗,延长贮藏期,效果显著。但用这种涂料处理过的水果,会有少量多菌灵和2、4-D残留于水果中。经测定;苹果中多菌灵残留量为0.29~1.7ppm2.4-D为0.43~  相似文献   
8.
本文作者系日本农林省食品综合研究所,食品保全处霉菌毒素研究室主任,曾赴西德国立食用肉研究中心留学.回国后发表了西德关于霉菌毒素的规定和该研究中心对霉菌毒素的研究现状.对于我国工作者了解西德霉菌研究现状以及欧洲、日本等国家有关情况,均有一定参考价值,现将全文译出,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多维香是一种经醋酸菌和酵母菌混合发酵,不加任何添加剂的清凉饮料。由于它含有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并具有水果芳香味,香味可口,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发酵饮料,因此很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蕈露是以大豆汁、麦芽汁等为主要原料。选育优良菌种,经深层液体发酵制成的新型食用菌发酵饮料。具有色泽淡黄透明,天然果香型特殊风味。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多种维生素、无机盐以及茹蕈多糖等成分。为评价蕈露发酵饮料的保健作用,作者曾报告了大鼠中性白细胞吞噬试验、人鼠体重变化及血浆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乌苷(CGMP)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