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53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中华民族“辣食文化”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历程可谓源远流长,遐迩闻名,辣椒原产于秘鲁国;早在数百多年前的明代就已传入我国了,国人对食辣的嗜好至今已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3.
浆水,是我国西北地区特有的既是调味品又是饮品的一道风味汤莱,其味甘酸、性凉、汁色如琼浆,清香诱人。特别是每当人们进入酷暑的盛夏时节,能喝上一碗浆水(或者吃一碗浆水面或浆水鱼鱼的风味小吃),那真可谓既清凉爽口,又解渴祛暑,因而备受食客的喜爱。  相似文献   
4.
9.酸辣味型由酸味和辣味调味品调配而成,主要呈酸味和辣味的味型。常见味有:咸酸辣味、咸鲜酸辣味(俗称酸辣味型)、芥末咸鲜酸辣味(俗称芥末味型)。代表的菜例有:"酸辣泡菜"、"酸辣肚尖"、"芥末鸭掌"等。(1)咸酸辣味:是以咸味、酸味和辣味调味品构成。其具体应用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要不断有所认识、有所发明。”中国烹饪要,屹立于当代烹饪之林,始终走在世界的前列,就必须不断地认识、发现、创新。  相似文献   
6.
我国莱肴可谓成千上万,数不胜数;一菜一格,百菜百味。这是由于多种多样不同莱肴的风味所致,在烹调过程中决定了每一道莱品的不同味型。  相似文献   
7.
6.甜酸味型 由甜味和酸味调味品调配而成,主要呈甜味和酸味的味型。常见味有:成甜酸味、甜酸成鲜味(俗称糖醋味型)、成鲜甜酸味(俗称荔枝味型)。代表的菜例有:“抓炒鱼片”、“松鼠鳜鱼”、“荔枝鱿鱼卷”等。  相似文献   
8.
起源于西周发祥地的宝鸡岐山臊子面,乃西府面食一绝,手工擀面,料精味美,名噪三秦,誉满西部,其特点是有九字令: 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薄、筋、光,指面条之质地筋道、光亮;煎、稀、汪,指汤水温度要高,面少,汤、油、肉要多;酸、辣、香,指调味之美。面条薄如蝉翼,细如发丝,水沸下面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指出:“世界上总是这样以新的代替旧的,总是这样新陈代谢,除旧布新或推陈出新的、”中国烹饪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紧跟时代的步伐,力求创新,这应是中国烹饪发展、创新的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俗话说:“唱戏的腔,厨师的汤”,这说明在中餐烹饪体系应用于实际烹调中的汤,所占有的地位及其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而在人们日常的饮食生活中,汤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汤的制作考究,工艺细致,种类繁多,其营养丰富,汤味鲜美可口,有常用于烹调菜肴的鲜味调味液和制作汤菜的底汤及作为面食的汤汁。 制汤,在饮食业中又称之为“锅汤”。是把含鲜味足、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