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2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氧化钛的隔热机理及其在功能织物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太阳光具有高反射、低吸收的隔热功能织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从二氧化钛的结构与性质出发,阐述了二氧化钛涂层织物的隔热机理;分析了二氧化钛在隔热功能织物上应用时,树脂、散射率、二氧化钛的粒径、质量分数、织物以及涂层方法对隔热功能织物隔热效果的影响.举例说明了二氧化钛涂层织物的隔热性能.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羊毛精纺平纹轻薄织物撕破强力较小的问题,通过14组对比实验方案,重点分析与研究了织物紧度、纱线断裂强力、纱线断裂伸长率、纱线捻系数和后整理工艺对撕破强力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织物受力三角区中的纱线断裂强力、横纵纱线间的摩擦阻力和受力纱线的伸缩性能是影响织物撕破强力的主要因素;羊毛精纺平纹轻薄织物的经向紧度约为46%、纬向紧度约为40%,其纱线断裂强力不低于170 cN且断裂伸长率不低于18%,或断裂强力不低于160 cN且断裂伸长率不低于40%,可保证织物撕破强力指标满足GB/T 3917.2—2009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针对四川石化芳烃抽提装置溶剂再生塔E-1013换热器管束发生两次开裂、泄漏问题,对该管束的化学成分及显微组织进行分析,通过电镜扫描及能谱分析,结合换热器运行工况和管束材质结构,对管束开裂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管束与管板的焊接处存在局部应力集中,在振动交变载荷作用下,管束发生疲劳开裂。通过控制再生塔操作温度、换热器管束进/出口温度及选用304以上牌号的奥氏体不锈钢等措施,可有效控制管束的疲劳开裂事故。  相似文献   
4.
毛织物采用"轧-烘-焙"工艺进行纳米聚氨酯抗皱整理,探讨了纳米聚氨酯质量浓度、带液率、焙烘温度和时间对毛织物抗皱性能和颜色的影响。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在纳米聚氨酯质量浓度30 g/L,带液率70%,焙烘温度160℃和焙烘时间60 s的工艺条件下,毛织物的抗皱性能可达5级,色差△E0.4。在显著水平α=0.01条件下,纳米聚氨酯质量浓度对毛织物抗皱性能影响显著,而带液率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王科林  孟霞  赵辉  胡衍聪 《印染》2015,(3):39-41,56
采用4种工艺对毛织物进行超膘光整理。探讨不同工艺以及优化工艺中定形剂GAL W31质量浓度、带液率、轧烫压力、轧烫温度和时间对毛织物强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浸轧定形剂→湿布轧烫→蒸呢"工艺,在定形剂30 g/L、带液率55%、轧烫压力8 MPa、150℃轧烫60 s的工艺条件下,毛织物的外观膘光十足,强力损失最少。  相似文献   
6.
7.
阴极保护是平台飞溅区以下区域钢结构的主要防腐措施。阴极保护监测系统可以持续监测平台导管架阴极保护状况,已经被广泛应用。当发现导管架处于欠保护时,通过潜水员水下安装牺牲阳极对平台进行延寿,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针对含氟拒水剂不环保的缺点,采用无氟拒水整理剂WS CONC.赋予毛织物拒水性能。讨论了拒水整理剂WS CONC.质量浓度、催化剂BC质量浓度、焙烘温度和焙烘时间对毛织物拒水性能的影响。利用水滴接触角方法观察了毛织物的拒水性能。结果表明,在带液率为70%的情况下,较佳的整理工艺为:无氟拒水整理剂WS CONC.质量浓度60 g/L,催化剂BC质量浓度60 g/L,在170℃焙烘70 s。整理后,毛织物的初始拒水等级可达100分,5次干洗后仍可达75分,毛织物的手感不够柔软,颜色轻微泛黄,强力增加。  相似文献   
9.
TiO2表面改性及对涂层织物隔热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的有机改性剂对TiO2进行表面改性处理,以提高TiO2粉体在聚氨酯(PU)隔热涂料中的分散性和稳定性.通过试验,筛选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为较佳改性剂,其较佳改性工艺为:SDBS10%,pH值5,80℃处理40 min.经FT-IR和TG测试,证实TiO2表面确实吸附了SDBS.改性后,TiO2在PU中的分散稳定性及其涂层织物的隔热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常用的化学试剂处理、染色加工对黏胶基壳聚糖纤维抗菌性能的影响,分析了染料、表面活性剂结构与纤维抗菌性能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实验中选用的化学试剂如NaOH、Na2CO3、稀硫酸、保险粉等均会使纤维的抗菌性发生不同程度的下降,但8 g/L以下双氧水处理,抗菌性能提高;不同离子型的表面活性剂对壳聚糖纤维的抗菌性影响不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能够提高壳聚糖纤维的抗菌率,聚氧乙烯醚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使纤维的抗菌率降低,且疏水烷基链和EO(环氧乙烷)数越大,抗菌性下降越大,阴离子表面活性荆使纤维的抗菌率下降最显著;经直接染料和活性染料染色后,纤维抗菌性能降低,活性染料染色后的皂煮和过氧化氢处理对纤维抗菌率的提高有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