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研究借助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桂热82号’芒果在绿熟、半熟和完熟3个不同成熟期加工成原味果干前后关键香气化合物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桂热82号’鲜果关键香气化合物β-蒎稀、2-蒈烯、β-月桂烯、3-己稀-1-醇等在绿熟期含量最高,但加工后损失也最为严重,尤其癸醛在加工后并未被检出;伴随成熟度增加,β-蒎稀、β-月桂烯含量逐渐下降,己酸乙酯、丁酸乙酯含量逐渐上升,且在半熟期均达到中间值,但其加工后含量保留最高;完熟期己酸乙酯、丁酸乙酯、苯乙醇含量均达到峰值,但加工后损失也较为严重,尤其己酸乙酯未被检出;邻伞花烃只在半熟期被检出,且加工后仍有保留;β-紫罗酮含量在半熟期含量最高,且加工后仍保持最高水平。从主香气成分析,半熟期芒果14种主香气成分加工后均未消失,主香气成分种类(原果风味)保留率达100%。综上,相对于其它成熟期,半熟期的‘桂热82号’芒果加工成原味果干关键香气化合物和主香气成分保留较其它两个时期最好。  相似文献   
2.
朗姆酒风味物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朗姆酒是“世界六大蒸馏酒”之一.国内酒类芳香物质的研究已经有多年历史,白酒、葡萄酒等传统酒类的研究资料十分丰富,但是朗姆酒的相关研究相对较为稀少.该文对国内国外的朗姆酒中芳香物质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进行综述,对其当前研究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未来朗姆酒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蔗渣干燥特性,利用功率分别为中火档、中高火档的微波对蔗渣进行微波干燥,同时分别在90℃、100℃的条件下进行热风干燥实验对比,研究了不同干燥方法蔗渣的干燥特性,计算了不同实验条件下的有效水分扩散系数。结果表明:整个干燥过程,微波干燥相对于热风干燥时间缩短了80%以上;热风干燥、微波干燥蔗渣的平均绝干含水量分剐为7.56%、0.98%;在实验条件范围内,微波干燥过程内部水分扩散速度较热风干燥速度要大。  相似文献   
4.
以雄蚕蛾为原料生产雄蚕蛾养生酒,探索雄蚕蛾体内睾丸酮活性物质最佳的提取工艺,确定最优条件为:米酒流加速度0.5 m L/min,米酒流加量800 m L,酒度50%vol。在此工艺条件下雄蚕蛾的睾丸酮活性物质提取率为91.1%。  相似文献   
5.
壳聚糖是一种具有多重生物活性的天然多糖,可参与生物体多种生理活动。本文研究了2%壳聚糖涂膜处理,对采后沃柑果实在25 ℃贮藏期间,果实贮藏和营养品质、膜透性及能量代谢的影响。结果显示:壳聚糖有效延缓了采后沃柑果实在贮藏期间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失重率和固酸比的上升;有效抑制了类胡萝卜素、抗坏血酸、总酚和类黄酮含量的下降。研究表明,壳聚糖显著抑制了膜透性上升,表现为贮藏期间果实组织更低的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此外,壳聚糖通过诱导H+-ATPase、Ca2+-ATPase、琥珀酸脱氢酶、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使沃柑果实在贮藏期间维持较高的能量状态,表现为三磷酸腺苷和能荷水平上升。结论:壳聚糖能通过调节膜透性和能量代谢,有效维持采后沃柑果实贮藏和营养品质,延缓其采后衰老进程。  相似文献   
6.
为得到综合质量高的金桔热风干燥产品,对热风干燥工艺进行优化。以新鲜成熟的金桔为原料,研究金桔片的厚度、热风干燥温度和干燥风速对金桔片干燥过程和最终品质的影响。在进行正交试验后,基于综合加权法确定金桔热风干燥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干燥温度是影响金桔片Vc质量分数的重要因素,金桔片的切片厚度和热风干燥温度对干燥速率、复水比和单位耗能均有显著影响,最终得到金桔片热风干燥最佳工艺为切片厚度2 mm、温度为70℃、风速为0.8km/h。  相似文献   
7.
描述了我国食品安全卫生的基本现状,总结我国食品安全卫生行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结合外国食品安全卫生问题进行比较分析,提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过程中的对策和解决现存问题的方案。  相似文献   
8.
氢氧化钙和磷酸反应是亚硫酸法糖厂澄清过程一个重要的反应,探索引入超声场强化此反应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实验用pH -t曲线法证明一定条件下超声场可以有效地缩短该反应在水中和蔗糖水溶液中形成的晶体产物磷酸八钙(Ca8( HP04)2(P04)4·5H20,OCP)的时间,与无超声条件相比,在水中缩短了5 min,在蔗糖水溶液中缩短了10min.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采用厚度为10、20、30 μm的聚乙烯袋包装‘鸡嘴荔’荔枝,结合冰袋模拟物流包装,研究在当前冷链物流体系不完善情况下对荔枝果皮褐变、细胞膜透性、花青素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贮藏过程中通过对果皮褐变、适销果比率及果实色差分量变化分析发现20 μm聚乙烯袋包装效果较好,其次是10 μm厚度,最差是30 μm。并且20 μm厚度聚乙烯袋显著抑制细胞膜透性上升,这体现为贮藏期间果实组织更低的相对电导率(P<0.05)。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聚乙烯袋(20 μm)能通过抑制花青素生物合成中的关键酶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延缓花青素分解,并结合抑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延缓荔枝果皮褐变。综上,20 μm聚乙烯袋相对于其它厚度可明显抑制荔枝褐变,有效保持果实品质,延长货架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