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8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3.
建立了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快速检测动物组织中甲氧苄胺嘧啶、克林霉素、泰妙菌素和吡喹酮四种药物残留的分析方法。动物组织样品经乙腈提取后,用正己烷去除脂肪等杂质,Waters Acquily UPLC BEH C18色谱柱分离,以乙腈和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电喷雾正离子(ESI+)模式电离,液相色谱-质谱法(UPLC-MS/MS)测定。结果表明:4种药物在2.5~200μg/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6,在此范围内添加回收率为65.8%~95.9%,相对标准偏差为3.2%~13.1%,定量下限为0.5μg/kg。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利用弱氧化醋酸杆菌代谢产生的甘油脱氢酶,转化甘油制备二羟基丙酮的发酵过程。在摇瓶发酵的基础上,考察了连续发酵过程中不同膜组件、稀释率和溶氧浓度对连续发酵中菌体生长特性和二羟基丙酮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中空纤维超滤外压膜组件,溶氧控制在2mg/L、稀释率为0.12h-1时,菌体积累率与甘油的转化率均较高,最长连续发酵持续时间为304h。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利用肽核酸荧光原位杂交技术(PNA-FISH)快速检测食品中李斯特菌属及单增李斯特菌的方法。方法针对李斯特菌属、单增李斯特菌分别设计合成2份PNA探针lis-16S-1、lm-16S-2,并建立荧光原位杂交技术,优化杂交条件,对选取的13株李斯特菌和其他9株非李斯特菌进行检测,验证探针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并对118份食品样品用LB肉汤2次增菌培养后进行PNA-FISH检测。结果探针灵敏度和特异性均为100%,从118份食品中检出14株李斯特菌和8株单增李斯特菌,结果与API方法和VITEK方法鉴定结果一致。结论 PNA-FISH方法可靠易行,对从食品中检测致病性单增李斯特菌有较高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各行业也得到了较大进步,经济发展引发的环境问题必须引起足够重视。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受到了社会大众的普遍关注。为了保证环境领域的合理化建设,促进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环境监测是必不可少的内容。新时期,合理发挥大数据在环境监测中的作用,可明显提高环境监测质量,并且具有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针对大数据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进行了详尽探讨。  相似文献   
7.
由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检测中心举办的首期无线电型号核准检测培训班于2009年4月下旬在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北京监测站举办。来自国家无线电频谱管理研究所和天津、内蒙古、辽宁、吉林、江苏、福建、河南、广东、四川、海南等省(区、市)无线电管理机构的20余名技术人员参加了培训。  相似文献   
8.
采用微波消解法对药用空心胶囊进行前处理,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和石墨炉原子吸收法(GFAAS)测定药用空心胶囊中铬的含量,同时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两种方法加标回收率均在96.4%~105.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5.7%,检出限分别为0.083、0.030μg·L-1,回归方程系数均大于0.999,两种方法均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和灵敏度。但ICP-MS法操作简单,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抗干扰方面明显优于石墨炉原子吸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