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9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结构函数法对Fe3A l基复合材料干滑动摩擦表面的分形特性进行了研究,并计算其分形维数。结果表明Fe3A l基复合材料摩擦表面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分形维数和摩擦因数以及磨损率之间有着密切相关性,随着分形维数的增大,摩擦因数和磨损率都逐渐减小,磨损率尤为明显,说明材料摩擦表面形貌特征对其摩擦学性能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建立了单馈入输电系统模型,设计了以三相桥三电平逆变器为主要电路的STATCOM,基于同步补偿方法,研究了STATCOM的投切对输电系统电能质量的影响。通过对输电系统电压波动、负荷变化对输电系统冲击等情况下的仿真分析,验证了STATCOM对电能质量的提高、谐波的抑制、输电损耗的降低具有明显的优势,有效地提高了输电系统及其受端的电能质量。  相似文献   
3.
利用有机蒙脱土( OMMT)协同溴代环氧树脂( BER)、三氧化二锑( Sb2 O3)通过熔融插层法制备OMMT-卤-锑阻燃长玻纤增强尼龙6复合材料(OMMT/FR/PA6/LGF),通过极限氧指数(LOI)、垂直燃烧(UL-94)、锥形量热分析(CONE)、热失重分析( TGA)、扫描电镜( SEM)等方法研究了不同质量比的OMMT-卤-锑阻燃体系对OMMT/FR/PA6/LGF复合材料成炭、阻燃、燃烧、力学性能以及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OMMT添加量为2%, BER/Sb2 O3添加量为10%时,二者表现出优异的协同阻燃效应,不仅能促使OMMT/FR/PA6/LGF复合材料生成的炭层结构最为致密、均匀、连续,氧指数值最高且能保持FV-0级,还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影响相对最小。  相似文献   
4.
江来  王仁波 《现代电子技术》2008,31(11):176-178
介绍以ARM9(S3C2410)微处理器为核心的基于SIP协议的IP电话终端。从技术的角度分析IP电话的发展历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独立式IP电话设计方案,采用在ARM9(S3C2410)微处理器上移植μC/OSⅡ操作系统完成多任务管理,通过设计的硬件平台和软件系统,使用一个RJ-45以太网接口直接连接Internet,实现和其他IP电话的通话。  相似文献   
5.
尉勤  潘悦 《浙江盐业》2004,(4):11-15
品牌具有识别产品的功能,为产品的推广促销提供基础,对消费者购买产品起到导向作用。品牌不仅是企业为自己的产品设计的名称、图案或者是已注册的商标,也是产品质量内涵和市场价值的评估系数和识别徽记,是企业参与竞争的无形资产。  相似文献   
6.
<正>1技术原理炉内喷钙脱硫属于石灰石干法脱硫,该项技术是将粉末状的钙剂吸收剂(主要是石灰石、白云石等)通过喷射装置喷入炉膛,利用钙基吸收剂在高温下快速煅烧生成的多孔CaO,在悬浮状态下与SO2反应生成CaSO4,随炉渣排出,达到脱硫的目的。C  相似文献   
7.
潘悦星 《中国纤检》2011,(15):84-86
本文对PET纤维及微孔发泡材料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在超临界CO2的条件下制备出了微孔发泡PET纤维,并对发泡前后PET纤维的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表明,微孔发泡PET纤维与未发泡的PET纤维相比,直径和回潮率有明显的增加,断裂强度下降,但是断裂伸长率增加。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讨论了基于DM642的IP网络电话的整体设计方案,给出了整体方案下各个部件的功能,并给出了终端电话单机的具体硬件构成和软件的任务划分,还对比了现行IP网络电话中应用较多的H.264协议和SIP协议。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我国对环境保护和污染物治理的严格要求,全国电厂和燃煤电站都在积极进行环保工程改造[1],随之也发展了诸多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如常用的SCR脱硝技术、SNCR脱硝技术、低氮燃烧技术、湿法脱硫、氧化镁脱硫技术、喷钙脱硫等技术。各电厂也针对企业自身条件与环境选择相应的脱硫脱硝技术,如循环流化床锅炉常用的SNCR(选择性非催化还原脱硝)技术,是目前NOx治理中具有发展前景的技术之一[2]。对于SNCR技术的还原剂  相似文献   
10.
随着风电场容量的不断增大,大规模风电出力的强波动性会影响接入地区电网的电能质量。因此,风电场接入系统时,必须结合所接入地区电网的实际情况和风电场无功补偿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首先,推导了风电并网时静态电压稳定机理,通过连续潮流法,利用DIg SILENT电力仿真软件绘制哈密地区风电场的P-U、Q-U曲线;其次,根据所得数据,运用多属性综合评价法计算哈郑直流送端电网的电压薄弱点;最后,在电压薄弱点对比3种无功补偿方式对静态电压稳定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计算电压薄弱点的方法具有计算量小、灵活性强等优势,在电压薄弱点加入无功补偿装置可以可满足哈郑送端地区风电外送要求,提高系统静态电压稳定极限,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