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6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研究不同乙醇浓度对大孔吸附树脂纯化亚麻木酚素(SDG)的影响,并分析比较相应洗脱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与亚麻籽粕相比,洗脱物的纯度和抗氧化活性均有一定的提高。其中,30%乙醇洗脱物中SDG含量最高为62.49%,该洗脱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44.2%,对Cu~(2+)的还原能力为0.91 mg Trolox/mg样品,对Fe~(2+)的螯合率为53.54%。  相似文献   
2.
食用油脂掺杂是我国食品安全领域的重大问题之一,但是实现其快速准确检测仍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综述食用油脂掺杂检测技术体系分析指标,重点分析探讨了感官特征、物理化学特征以及谱学识别特征。此外,宏量化学组分(甘油三酯、脂肪酸)及其后生产物(反式脂肪酸、甘油三酯聚合物等)是决定油品多方面性质的核心指标,其存在具有必然性,且以光纤光谱仪为代表的便携化紫外光谱仪在近年来迅速发展和推广,也为此类技术用于生产、流通、销售和应用等各阶段的食用油脂掺杂防控提供了良好的应用基础。  相似文献   
3.
采用常压炒籽、微波和压力炒籽预处理亚麻籽并压榨制油,分析探讨了不同预处理工艺对压榨亚麻籽油的气味、色泽、理化指标、营养成分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脂肪酸组成及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未处理及微波、压力炒籽预处理所得压榨亚麻籽油的色泽、酸价和过氧化值等理化指标均优于目前常采用的常压炒籽(170℃,45 min),压力炒籽所得压榨亚麻籽油具有令人愉悦的浓香风味;采用压力炒籽(1. 0 MPa)和微波(亚麻籽水分含量17%,700 W,6 min)所得亚麻籽油的营养品质较好,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较强,且不同预处理工艺对亚麻籽油脂肪酸组成影响不大;经过常压炒籽(170℃,45 min)得到的压榨亚麻籽油氧化稳定性最好,压力炒籽(1. 0 MPa)其次。因此,利用压力炒籽技术提高压榨亚麻籽油的品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木脂素是由苯丙素单体(C6-C3)氧化聚合而成的化合物。亚麻木脂素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延缓2型糖尿病进程、预防乳腺癌、前列腺癌及结肠癌等功能,在生物体内和生物体外均有很好的抗氧化特性。综述了亚麻木脂素的种类及结构,亚麻木脂素在生物体内和生物体外的抗氧化活性,亚麻木脂素抗氧化性能的应用现状3个方面的研究内容,为进一步丰富亚麻木脂素抗氧化机理的探究及高效开发利用亚麻木脂素抗氧化性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采用不同温度对亚麻籽进行炒籽并压榨制油,对压榨亚麻籽油的感官品质、理化指标及营养成分进行分析,研究炒籽温度对压榨亚麻籽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炒籽温度的升高,压榨亚麻籽油的气味从坚果芳香过渡到严重焦糊味,色泽加深,在195℃炒籽45 min时形成热榨亚麻籽油特有的浓香型风味;营养成分如VE、总酚以及甾醇含量随炒籽温度升高而逐渐减少,在255℃炒籽45 min时,3种营养成分的损失率分别为75. 7%、76. 5%和88. 9%;酸价、过氧化值、茴香胺值、K232值、K270值随炒籽温度升高而增加,且炒籽温度对压榨亚麻籽油中主要脂肪酸含量有显著影响;适当炒籽对压榨亚麻籽油的氧化稳定性是有利的;高温炒籽压榨亚麻籽油中的营养成分含量与其理化指标密切相关,进而共同影响压榨亚麻籽油的品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UPLC-MS/MS)同时检测饮用水中林可霉素、替米考星、泰乐菌素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方法 试样经0.45 μm水系滤膜过滤后用高氯酸溶液调节pH至2.5,加入螯合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Na2),采用HLB固相萃取柱净化后,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 该方法在0.5~2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方法检出限范围为0.3~2.0 ng/L,定量限范围为0.6~6.0 ng/L;加标回收率范围为70.1%~112.1%,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RSD)为2.4%~5.8%。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单,上机4.5 min即可完成3种抗生素的检测,且分离效果良好,灵敏度高,适用于饮用水中林可霉素、替米考星、泰乐菌素残留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