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5篇
  2012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一月间,笔者有幸随一个项目团组出访日本,更有幸的是在主人的热情和精心安排下,参观了日本凸版印刷公司刚刚落成的两家大型印刷厂,印象十分深刻,凭藉手头临场记录的一些资料,加以整理,借《印刷杂志》一角,从几个主要侧面作些报导,也说说自己的想法和看法,目的是引起业内同仁共同关注,有不正确之处请指教批评。  相似文献   
2.
沈鹤松 《印刷杂志》1998,(10):13-15
<正> 改革开放以来,印刷界的同行们经过二十年市场经济的运作和磨炼,逐渐形成了一种观念,即印刷企业要适应市场并取得成就,必须在质量、工价、周期和服务四个方面满足客户的要求。对此似乎没有什么争议,但笔者感到对这些因素的某些深层次问题在认识上是很不一致的。本人冒昧地就印刷质量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 改革开放给我国经济战线各个方面的发展提供了不少新的机会,同时也使不少企业面对了一些新的问题。国有书刊印刷业由于长期来是在计划经济模式下成长起来的,在市场经济已经发展了好几年的今天,仍有不少在计划经济下形成的习惯和方法在各个企业以及它的主  相似文献   
4.
<正> 搞好国有企业是一个很大的题目,不是一篇短文可以讲清楚的。看到十六大报告中几次提到国有经济的改革和发展问题,很有感触。笔者长期在国有企业(主要是书刊印刷业)工作,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走过的历程,有不少感受,特拟短文一篇,谈一点心得和体会,求教业内外同行。  相似文献   
5.
<正> 历经15年马拉松式的艰苦谈判,我国终于在2001年11月11日完成了“入世”的全部程序。在我国加入WTO的问题上,有两种不同的看法:到底是机遇大于挑战还是挑战大于机遇?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笔者在这里要讨论的是:中国加入WTO以后对我国印刷业会产生哪些影响。印刷业虽然仅仅是宏观经济的一小角,但全国还有15万户、300万从业人员和1600亿产值的不小  相似文献   
6.
五月下旬,与第七届世界印刷大会同期召开的第五届北京国际印刷技术展览会,沾天时、地利、人和之光,吸引了众多的中外印刷界人士莅临参观.与以往四届展出比较,都有不少新意,可以说得上是盛况空前.笔者注意到,这次展览会有一个反映我国印刷情况的展馆,即精品馆.集中了全国各地有代表性印刷企业所印制的各类印刷精品实物展出.这不但在国内是创举,在国际上比较著名的大型印刷技术(机械)展览会上,能安排一个专门的展馆展出印刷精品,似乎也没有听说过.参观过程中感触颇深,书之请同行指正.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书刊印刷专业委员会编印的<全国书刊印刷企业(含其他印刷)经济效益统计资料汇编>(以下简称<汇编>)已持续了多年,2001年本汇集了全国166家印刷企业的统计资料,对于业内人士研究分析印刷行业的经营状况和发展规划等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汇编>使我国书刊印刷企业之间特别是企业的经营者能及时了解行业情况,便于找差距及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笔者对2001年的<汇编>作了认真阅读,从中得到不少启示.现作简要分析并求教于业内同行.  相似文献   
8.
一、都市型工业的提出 随着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我国城市建设的速度和规模也相应有迅速的增长。对一些大城市和特大型城市来说,其工业的发展及结构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应如何把握,已愈来愈为各方面所关注。从世界一些特大城市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到,工业在城市经济中的比重大体上都经历了“低、高、低”的过程。也就是说:城市工业从低向高发展到一定阶段,其比重会再度逐年减小。上海也是如此。九十年代以来,上海在中央总体决策思想指导下,提出了产业结构“三、二、一”的发展方针,即: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积极调整第二产业,稳定提高第一  相似文献   
9.
沈鹤松 《印刷杂志》2002,(12):75-76
<正> 《印刷杂志》2002年10月号登载了车茂丰、吕砺及周亚平先生等发表的文章,他们对CTP的一些主要问题提出了不少精辟的见解,论述的内容都是业内人士关心的,也是比较符合当前国内外发展CTP的实际情况,给人以很多启示。笔者自知对CTP的知识甚为肤浅,但在认真阅读之际感受颇深,特借《印刷杂志》一角,从另外几个侧面发表几点想法,请业内同行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0.
<正> 上海是我国近代印刷术的发源地,已被历史所公认。商务印书馆是上海近代印刷术的先导,这一点也应该是毋容置疑的。 最近,我在编写《上海出版志印刷分志》的过程中,对这段历史演变有幸作系统的分析和整理。从手头占有的资料看,1897年之前,上海虽已有不少印刷厂,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