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2篇
  202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2 毫秒
1
1.
为探究不同光照模式对卷枝毛霉(Mucor circinelloides)类胡萝卜素合成的影响,在持续恒定光照、光暗交替和逐步提高光强3种不同蓝光照射条件下培养卷枝毛霉菌株CBS 277.49,观察不同培养时间(0、6、12、18 h和24 h)的菌落形态,测定生物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确定蓝光感受器编码基因mcwc-1c以及类胡萝卜素合成结构基因carB和carRP的表达情况,以黑暗处理作为对照组。结果表明:3种光照模式均能促进卷枝毛霉CBS 277.49的生长,并且提高其类胡萝卜素产量。但持续恒定蓝光照射使卷枝毛霉在12 h后产生“光适应”,蓝光感受器编码基因mcwc-1c以及类胡萝卜素合成结构基因carB和carRP表达量均明显下降,类胡萝卜素合成停滞。光暗交替和逐步提高光强两种光照模式则因为在培养过程中光强随时间不断变化,避免了"光适应"的产生,因此,能够保持结构基因以较高水平表达,使类胡萝卜素持续积累。在该研究考察光强和培养时间范围内...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不同光质处理对桃果采后色泽的影响,探讨光照对桃果花色苷代谢的调控机制,本实验以‘中桃九号’为实验材料,在(22±1)℃条件下对桃果进行不同光照处理(红、绿、蓝、白光),光照时间12 h/d,以黑暗处理为对照。分析不同光照处理后桃果色泽、花色苷含量,及花色苷合成途径酶活力、结构基因和相关转录因子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红光、绿光对桃果皮着色没有明显影响,白光有微弱的促进作用,而蓝光能显著促进桃果皮色泽的提升,采后第6天时蓝光处理组桃果皮花色苷含量达到27.26mg/kg,分别是白光处理组和对照组的4.48倍和10.34倍。在蓝光作用下,花色苷合成途径酶活力以及结构基因和转录因子表达水平在大多数时间点显著高于对照组以及其他光照处理组(P<0.05)。其中,结构基因PAL、CHS、F3H、DFR、ANS、UFGT和转录因子MYB10.1的表达水平与桃果皮色泽参数以及花色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综上,蓝光处理通过上调花色苷合成通路诱导桃果皮花色苷的合成和积累。研究结果将加深对光照调控植物花色苷代谢机制的理解,同时为研发桃采后色泽调控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