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又名呕吐毒素(VT),是镰刀菌属(Fusarium spp.)产生的最常见的真菌毒素之一,广泛存在于谷物及其相关制品中,给世界粮食生产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也给人类和动物健康带来重大威胁。目前,利用微生物和酶对DON进行生物脱毒的方法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很多真菌和细菌能够通过自身吸附或降解的方式在DON的脱毒过程中发挥作用。本文概述了食物中DON的发生、毒性作用及DON生物转化机制,对近年来利用真菌、细菌和植物进行DON脱毒以及脱毒材料的应用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以期为食品和饲料中DON的生物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了明确食品及食品包装材料、食品的生产坏境中污染霉菌菌株种类,本文对收集、单孢分离的55株霉菌菌株同时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并相互验证。实验结果表明:55株污染霉菌主要包括有曲霉属(Aspergillus sp.)、镰刀菌属(Fusarium sp.)、青霉属(Penicillium sp.)、枝孢菌属(Cladosporium sp.)、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等,这为食品中霉菌污染的安全控制和菌株溯源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探讨了电解水对黄曲霉毒素B1、B2、G1、G2(AFB1、AFB2、AFG1、AFG2)及赭曲霉毒素(OTA)5种真菌毒素标准品(50μg/L)的消除效果,进一步分析比较电解3个浓度Na C1溶液(1.5、2.0、2.5 g/L)得到的酸性电解水(Ac EW-1、Ac EW-2、Ac EW-3)及碱性电解水(Al EW-1、Al EW-2、Al EW-3),以及Ac EW-3、Al EW-3与去离子水(TW))之间对人工污染鱼干(2±0.5 g、40μg/kg)中5种真菌毒素的消除效果差异。碱性电解水能有效的消除5种真菌毒素标准品,消除率均在90%以上。Ac EW-3对鱼干中5种真菌毒素消除效果优于Ac EW-1及Ac EW-2;3种Al EW对鱼干中5种真菌毒素的消除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Ac EW-3与Al EW-3对鱼干中4种黄曲霉毒素的消除效果显著(p0.05)高于TW,但两者之间消除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Al EW-3对鱼干OTA的消除效果均显著(p0.05)高于Ac EW-3及TW消除效果。因此,用碱性电解水浸泡鱼干,去除多余盐分同时,消除鱼干中可能存在的真菌毒素,减少由真菌毒素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4.
真菌毒素污染是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目前和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全球食品安全领域研究的热点与焦点之一。真菌毒素是真菌在生长过程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其污染范围广泛,尤其易污染谷物类等粮食作物。由于其具有致畸、致癌、致突变等特性,易延伸至食物链,对人和动物健康带来严重危险。因此为了降低和控制其危害,首先需要严格检测监测真菌毒素的污染水平,开发高效、快捷的检测方法与配套产品。相对于色谱及其与质谱联用等具有检测结果准确,前处理复杂,检测成本高,不适于现场、高通量检测等常规实验室分析方法,快速检测具有现场、快速、低成本等优势,已成为实际真菌毒素监控中应用最广泛的方法。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近三年内真菌毒素快速检测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我国食品安全中真菌毒素污染的有效监管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果蔬在田间的生长过程以及采摘后的贮存、运输和加工过程中, 易发生真菌性病害, 不仅可引起腐烂或腐败, 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部分病原菌还可能产生真菌毒素对人体造成潜在危害。真菌毒素是一类由丝状真菌在适宜条件下产生的有毒次级代谢产物, 是继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后, 影响果蔬质量安全的又一类关键风险因子, 具有强毒性。链格孢毒素、赭曲霉毒素、展青霉素是存在于果蔬及其制品中主要的真菌毒素种类。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果蔬中常见病原真菌及其真菌毒素, 并阐述了真菌毒素防控方法, 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 对未来果蔬中真菌毒素的防控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以期为该领域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茶是世界上三大饮品之一, 其饮用安全性对于消费者健康以及茶产业发展尤为重要。产毒真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 茶叶在生长、采摘、加工、运输以及仓储过程中存在潜在的真菌污染。真菌毒素是真菌代谢产生的一类有毒次级代谢产物, 会在茶叶基质中积累, 不仅给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也给全球经济带来巨大损失。我国是茶叶生产和出口大国, 随着国际贸易壁垒的日益森严, 进口国对茶叶中残留的微生物和真菌毒素检测愈加严格。此外, 检测茶叶中真菌及真菌毒素对于茶叶安全、茶叶仓储及相关行业标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红茶、黑茶、绿茶、白茶、青茶和黄茶中产毒真菌污染现状及生物防控的研究进展, 并就今后防范措施提出建议, 以期为茶叶中真菌及其真菌毒素安全控制提供参考, 促进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果蔬在田间的生长过程以及采摘后的贮存、运输和加工过程中,容易受到病原真菌的污染,病原菌通过寄主果蔬表面伤口或自然孔口侵入,导致果蔬腐烂并积累大量真菌毒素。腐烂果蔬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经由食物链的传递威胁人和动物的健康。鉴于果蔬中真菌毒素的危害性,本文总结了近年来主要污染果蔬的毒素的种类、污染现状、危害及其检测方法,其中目前检测仍以色谱法、质谱法等仪器检测为主,虽然可以精确定量检测,但是耗材和时间成本较大;随着大规模样本的筛选检测需求的提高,免疫法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法等高通量的快速检测逐渐受到关注。本文旨在为真菌毒素的检测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展青霉素由多种真菌产生,毒性极强,广泛存在于水果及其制品中,并通过食物链在人体富集,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去除和降解食品中展青霉素的研究进展,并对降解产物及其安全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液压设备的广泛应用,液压系统的泄漏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就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对液压系统泄漏及处理措施进行浅析。 一、液压系统的泄漏分类 液压系统的泄漏从形式上可分为两种,即外漏与内漏。 外漏是指连结处密封材料损坏或老化造成的压力油从系统内部流到系统外部。 内漏是指液压元件或执行元件内部磨损或老化等造成的压力油从系统内的高压腔流到低压腔。  相似文献   
10.
茶叶因具有独特的风味以及对人体有益的生物活性物质,深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茶叶作为生产链较长的特殊经济农作物,其在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微生物背景仍不清晰,存在着潜在的有害微生物及真菌毒素污染。目前调查显示饮茶导致的真菌毒素暴露风险极低,但茶叶中真菌及真菌毒素污染的监控以及相关有害次级代谢产物的溯源问题亟待解决。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茶叶中真菌及真菌毒素污染状况与防控相关研究,分析探讨了茶叶中真菌毒素的潜在污染风险,以期为茶叶中真菌毒素污染评估和防控提供参考依据,促进茶叶良好的质量管理和卫生控制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