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利用超声波处理牛乳致敏蛋白α-酪蛋白(casein,CN)和β-CN,结合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圆二色光谱、荧光光谱及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等方法分析α-CN和β-CN结构和抗原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超声波功率的增大,α-CN的分子质量无显著性变化,β-CN在600 W时发生聚集,两种酪蛋白羰基含量上升,自由巯基含量先下降后回升,在500 W时达到最低,疏水性则呈现与自由巯基含量相反的规律;二级结构中,α-螺旋结构经超声处理后其相对含量减少,无规卷曲相对含量随着超声功率先增加后降低,功率为500 W时相对含量最高,β-折叠的相对含量变化趋势则与无规卷曲相反,这表明超声波处理破坏了酪蛋白的高级结构;随着超声功率的增强,抗原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500 W时抗原性最高,与酪蛋白疏水性及无规卷曲结构相对含量呈正相关,与β-折叠结构的相对含量呈现负相关。超声处理酪蛋白在影响蛋白构象及结构的同时改变其抗原性,且抗原性与疏水性及无规卷曲相对含量相关。  相似文献   
2.
樊娇娇  何新华  符小艺  陈丹玲 《材料导报》2018,32(22):3839-3844
采用固相烧结法制备了铋层结构铁电材料(1-x)Na0.5Bi2.5Nb2O9-xNa0.5Bi4.5Ti4O15(NBNO-NBT-x)。结合XRD、SEM以及电子能谱分析推测NBNO-NBT-0.5陶瓷主要为2-4层的共生结构NaBi7Ti4Nb2O24,由Na0.5Bi2.5Nb2O9和Na0.5Bi4.5-Ti4O15沿c轴交替排列。晶格结构的不对称性增加导致晶格应力增大,而NBNO和NBT两种单体系的复合将进一步加大离子无序和结构无序,从而使该组成的陶瓷表现出不同于两种单体系的微观结构和电性能。NBNO-NBT-0.5陶瓷的晶粒长度大于20 μm,厚度小于2 μm,晶粒长径比明显高于NBNO和NBT;而相比于两种单体其居里温度TC降低,居里峰宽化,高温介电损耗增大,电导激活能减小,铁电、压电性能降低。  相似文献   
3.
热加工处理羊乳α-酪蛋白(α-casein,α-CN)和β-酪蛋白(β-casein,β-CN),通过圆二色谱、荧光光谱等方法探索不同热加工条件下羊乳的蛋白结构变化与抗原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对蛋白热处理温度的升高,会破坏羊α-CN和β-CN的天然结构,使得分子内部发生交联或聚集,导致分子量发生改变,分子内游离羰基含量升高,在134℃时,羰基含量分别增长了134.72%、110.98%;自由巯基含量则不断下降;疏水性探针检测最大荧光吸收强度分别增加了50.38%和9.61%,升温引起疏水基团或二硫键等被暴露出来,导致蛋白疏水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圆二色谱显示,二级结构中卷曲程度或弹性结构发生复杂的转化,使蛋白质空间结构发生改变,α-螺旋呈现增加趋势,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则在减少。两种蛋白的抗原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经模拟胃肠消化,134℃处理后抗原性分别减少了80.63%和84.12%。故热处理可降低羊乳酪蛋白的抗原性,且抗原性变化与蛋白的游离羰基含量变化呈反比,还与二级结构中的无规则卷曲及β-转角含量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以分析纯的Bi(NO3)3.5H2O、Ti(C4H9O)4和CH3COONa?3H2O为反应起始原料,通过两次水热法制备Aurivillius型钛酸铋钠(Na0.5Bi4.5Ti4O15,NBT),采用XRD和SEM研究两次水热条件所合成粉体的晶相组成和形貌,并测量了所得陶瓷的显微结构和电性能。研究表明,水热法所得纳米粉体由粒径~1.0μm、平均厚度<100nm的片状颗粒堆积而成,且各元素之比非常接近于NBT的化学计量比。NBT纳米粉体的合成温度低至260~270℃,是已公开报道文献中的最低温度。与传统固相烧结法所得NBT陶瓷相比较,用该水热粉体所得陶瓷具有非常相近的居里温度(≈674℃),且瓷体致密、细晶(<2μm),高温介电性能获得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常规PID控制过程中控制参数调整依赖人工经验、超调量大等问题,提出了通过人工蜂群(ABC)算法实时调整PID控制参数实现矿用带式输送机的调速控制。在MATLAB中建立带式输送机带速控制模型,通过assignin函数实现集群智能算法与PID参数整定的统一。仿真结果表明:人工蜂群算法优化PID控制对带式输送机带速控制输出性能明显改善,超调量仅为常规PID控制的18%,调节时间减少14 s。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