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2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借助于计算机,运用弹性理论计算了不同硬度的胶辊对须条的压力分布,从而揭示了不同胶辊纺纱差异的本质。  相似文献   
2.
桂亚夫 《纺织器材》2014,(Z1):61-63
从色纺的优势及劣势入手,追溯色纺的发展及兴盛史以及在此过程中纺纱器材的贡献;阐述色纺生产工艺技术的变化与难点,分析了色纺器材的现状与发展需求。指出,对于色纺小批量、多品种、个性化的发展趋势,国产器材性价比高,是色纺企业的首选,但现有器材尚不能满足色纺效率提升及产品研发的需求;色纺专用器材研发空间巨大,市场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色纺技术、提高产品竞争力,分析了色纺原料选配与产品要求等特征,以纯棉或纯棉为主的产品、涤棉混纺产品、粘胶或粘棉混纺产品3种典型色纺产品为例,阐述选配梳棉器材和制订梳理工艺应遵循的原则;探讨从多方位采取措施缓解色纺胶辊适纺性差、易老化等问题的方法;通过对段彩纱、丝雨纱、丝彩纱产品技术的剖析说明色纺差异化产品开发离不开器材、专件的技术支撑。指出,针对色纺以有色纤维、棉网为原料及棉与化纤混合投料的原料选配方法和多品种小批量的特征,应采用相适应的梳理工艺原则,从胶辊选型、制作等多方位采取措施,不能简单套用普通本色纺纱的工艺方法和器材选配原则。  相似文献   
4.
文章阐述了连续复合和断续复合两大类细纱复合产品技术,其中重点讨论了断续复合产品技术,以段彩纱、云纹纱、隆纹纱、丝雨纱、彩丝纱等新产品为例,解析了断续复合技术的要点,并说明此类技术有许多优势,新产品拓展空间大、性价比高,为面临竞争压力的纺纱企业走出困境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转杯色纺纱的纺纱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原料选配与染色、混色方法的采用、并条工艺和转杯纺纱等方面,探讨了纯棉色纺纱的转杯纺技术,并与环锭色纺、转杯本色纺技术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6.
探讨色纺纱生产中细纱机大牵伸技术改造装置的使用效果。利用普通细纱机实施了三罗拉四胶圈大牵伸装置改造,优选配置了相关工艺,并在多个品种上进行了纺纱质量对比试验。结果获得了较好的改造效果,不仅改善了产品质量,提升了生产效率,降低了运行成本,同时也为色纺纱快速补单和颜色纠偏开辟了新途径。认为,后区采用双胶圈牵伸装置,通过提高后区牵伸倍数进而提高细纱总牵伸能力的改造方案是可行的,实施中应合理配置相关工艺,采用前区压力棒、较小直径的后区上销胶辊,以获得良好的纺纱效果。应进一步采取改进措施,提高大牵伸装置的牵伸能力以及运行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借助于计算机,对影响胶辊握特面压力分布的诸因素,作了定量的计算分析,得出了胶辊弹性常数和加压量对胶辊握持面压力分布影响最大诸结论。  相似文献   
8.
拌混技术源自色纺混色需求,探讨拌混技术有现实意义.阐述了色纺原料和工艺个性化对拌混的特殊要求,分析了人工拌混、抓棉机拌混、和花机拌混和专用机拌混几种常见拌混技术的特点和实施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9.
为了深入研究色纺技术,基于色彩理论阐述了色纺纱和本色纺纱的质量和梳理的个性要求,从清的对象、混的要求、梳的效果解析了色纺产品特殊色彩风格的奥秘和色纺生产实践中诞生的双梳、混梳等特殊工艺。指出:研究色纺应将色彩知识与纺纱技术相结合,运用空间视觉混合等色彩理论解析色纺产品的色彩奥秘;色纺双梳、混梳等特殊工艺技术是在实践中诞生,其个性需求给纺纱设备、器材发展带来可拓展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0.
解析了纯棉色纺因原料和产品的特殊性给纺纱胶辊控制纤维带来的特殊难题,阐述了如何从胶辊选型、制作处理、相关配套等多方位采取对应技术措施,来缓解胶辊可纺性差、易老化等问题。指出要从胶辊选型、制作处理及配套方面深入研究,可避免或杜绝胶辊可纺性差、易老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