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2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板辐射供冷的控制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板辐射供暖和供冷系统的舒适性和节能效果,已经得到人们的认同。采用精确的控制方法来保证室内的温度、地板表面温度并防止地板表面结露是非常重要的。本文根据操纵变量将地板辐射控制系统分为四类,即供水温度控制、供水流量控制、供水温度与流量同时控制和热流量控制,系统阐述了各种控制方法并介绍了两种带除湿的地板辐射供冷控制逻辑。最后介绍了一种地板辐射供冷与置换通风相结合的控制实例。  相似文献   
2.
空调系统排风热回收的节能性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简要介绍排风热回收系统产生的背景、优点及系统结构,对全新风空调系统使用排风热回收的节能性进行理论分析,并结合哈尔滨、武汉、广州三个城市进行节能分析,指出在中国使用排风热回收具有较大的节能潜力,而且在南方潮湿的城市适合全热回收,在北方干燥地区适合显热回收。  相似文献   
3.
简要介绍空调系统排风热回收装置节能性的优点,着重对其空调系统本身生命周期成本的影响进行分析,并介绍其回收期的计算。结合武汉当地实例分析,指出该装置节能性较好,能够大量节省空调系统本身的生命周期成本,回收期较短,有很好的推广和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打破现有服装单调单一的片面结构,赋予现代服装更多的立体空间可能性,通过三维参数化技术可为服装新形态构建提供变化的逻辑结构,运用三维软件Rhino 结合Grasshopper 对服装整体造型和衣片三维立体结构进行参数调整,再根据曲线曲面造型的审美需求逐步做出微调。结果表明:在服装外轮廓的基础上,利用三维建模软件Rhino 建立各衣片面作为基础造型形态,符合人体的完美曲面曲率;运用控制板中“Diamonds”和“Triangles”可使各衣片面节奏韵律更加理性化,科技感十足;利用点干扰的方式完成服装上半身的网格结构及线干扰的方式完成下半身的网格结构,渲染过程中,通过加入白色的漫反射材质,可得到更加生动、逼真的服装造型。  相似文献   
5.
柯莹  张向辉 《纺织导报》2016,(11):122-123
电加热服是目前应用较多且技术比较成熟的一种智能加热服装。本文阐述了电加热服的主要结构:发热系统、温度监测系统、电源、用户界面;从面料电热性能测试、服装热防护性能测试、服装舒适性能测试3个方面综述了电加热服的性能评价方法;最后针对电加热服在结构和性能评价方面的不足,展望了电加热服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武汉市既有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既有建筑的围护结构具有较大的节能潜力。利用Design Builder对武汉市某建筑进行模拟和分析,得到通过围护结构节能改造可以大大降低空调和建筑全年总能耗,且对夏热冬冷地区,围护结构节能效果最好的是中空窗和活动外遮阳技术。  相似文献   
7.
“纸样设计”是服装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从课程内容、授课方式和作业形式三方面介绍“纸样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以及进行的教学实践。这样的改革提高了课程教学效果,增强了学生的能动性,因此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国内外服装通风测量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服装局部通风测量方法及装置。该装置在稳态法的基础上,基于质量守恒定律,选用N2做为示踪气体进行服装通风值的测量。装置能同时测量服装前胸、后背、左臂以及右臂四个部位的局部通风值,还可以根据测量的服装局部通风数值计算服装整体通风值。采用强制通风的方法对系统有效性进行验证,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利用该装置测量了多种日常上装以及功能服装(狩猎装,消防服,狩猎马甲)的通风值。实验结果说明该方法具有较广泛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9.
王永波  王宏付  柯莹 《纺织学报》2018,39(9):115-119
为提高青年男性裤装着装的合体性和舒适性,分析了青年男性上裆部形态的特征,通过非接触式三维人体扫描仪测量获取人体相关数据,运用Excel和SPSS 软件对相关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采用相关系数矩阵得到上裆长的影响因素并对影响因素进行线性回归分析,依据国家号型标准和K-均值聚类分析法对上裆长进行分类。结果表明:青年男性基本数据呈现正态分布,且上裆长在均值附近集中程度高;上裆长的影响因素为全裆长、腰臀高和身高,影响因素间相互独立,全裆长对上裆长的影响最为显著,相关系数最高,为0.86,且上裆长与全裆长、腰臀高和身高之间成正相关关系;将上裆长分为4 类,以1.5 cm分档。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