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1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空调控温和内环流控温两种储粮技术,开展东北粳稻品质变化研究实仓实验,分析粮情、储存品质、蒸煮品质、质构品质及能耗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控温储粮期间,两种技术能使仓温保持在20~25 ℃,表层粮温控制在23 ℃以内,但空调控温效果更明显,而内环流储粮具有较好的保水效果,其表层粳稻水分含量下降了0.2%,且运行费用较低;储藏期间,两试验仓粳稻的水分、品尝评分值、米汤pH值、米饭的粘性和弹性均呈下降趋势,而脂肪酸值、米饭吸水率、膨胀率、米饭硬度、胶着性和咀嚼性均呈上升趋势,且在储藏过程中,两种储粮技术均能有效延缓粳稻的品质劣变,确保东北粳稻的安全度夏和实现绿色保质储藏。  相似文献   
2.
在试验仓内安装膜下环流通风系统,并对仓上轴流风机实现智能控制。冬季选择湿冷天气进行小风量缓速通风降温;夏季当试验仓上层局部粮温超过20℃时,启动膜下环流通风系统,均衡粮堆温度;当仓温超过25℃时,通过智能通风控制系统启动仓上轴流风机排除仓内积热。采用上述技术工艺,试验仓实现了控制粮温和保持水分的目标,3年储藏期内水分比对照仓仅减少0.5%。  相似文献   
3.
在热风薄层干燥试验平台上对玉米进行薄层干燥对比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以玉米发芽率、裂纹率及干燥速率为指标,研究影响玉米干燥特性的主次因素,确定最优干燥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在玉米原始含水率不变的情况下,热风温度的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Sevag法除蛋白,大孔树脂法脱色精制多糖,并对高脂模型小鼠进行实验,研究银杏果精多糖对高脂模型小鼠体重、脏器指数、血清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的影响。结果表明:银杏果精多糖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小鼠体重和肝脏指数,提高小鼠肾脏指数,也能使小鼠血清中TC、TG和LDL-C的含量显著降低、HDL-C的含量显著升高、AI指数显著下降;银杏果精多糖中剂量组能使小鼠血清中TG和LDL-C的含量显著降低、AI指数显著下降;银杏果精多糖低剂量组可使小鼠血清中TG的含量显著降低、AI指数显著下降。说明银杏果精多糖具有降血脂作用,对冠心病和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同一储藏周期内两个不同品种稻谷的加工品质及其米饭质构特性的变化情况,选取本地区辽星和盐丰两种主要稻谷品种,定期扦取稻谷样品对其加工品质及其质构特性进行测定,并对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两个不同品种稻谷的品质变化趋势相同,但盐丰的黏性、弹性等质构特性略优于辽星.  相似文献   
6.
水分是影响粮食品质的重要因素,应用空调控温储粮技术,以辽宁盘锦地区粳稻为研究对象,选取正常水分(14.4%)和偏高水分(15.5%)粳稻,定期扦取样品检测各项品质指标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两种水分粳稻的储藏品质变化相近,但偏高水分粳稻的加工品质及食用品质优于正常水分粳稻,能够较好的保持粳稻的营养成分,提高粮食仓储、加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以芝麻为原料,研究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芝麻素的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超声波辅助及有机溶剂浸提连用提取芝麻素的较佳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四个因素对芝麻素得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依次为:浸提功率>浸提时间>料液比>浸提温度。其较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35min,料液比1:13,提取温度60℃,超声波功率300W。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芝麻素的提取得率为0.567%。  相似文献   
8.
在农户储藏方式下,通过研究1年储藏期内糙米的水分含量、脂肪酸值、电导率、发芽率及品尝评分值的变化,探索储藏时间对辽宁省本地5种糙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种糙米样品在储藏期间各指标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脂肪酸值和电导率在储藏期间逐渐增高,发芽率呈现下降趋势,而品尝评分值先升高后降低,糙米水分含量变化受环境温湿度影响,呈上下波动趋势。  相似文献   
9.
不同品种糙米储藏期间品质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糙米储藏品质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选择辽宁地区常见的稻谷品种辽星、盐粳218、田丰202、锦稻201和盐丰407作为实验原料,分别在准低温储藏(20℃)和农户常规储藏条件下储藏一年(2014.12~2015.12),对糙米样品的水分、脂肪酸值、电导率、过氧化氢酶活性、发芽率、品尝评分值和直链淀粉等品质指标进行了跟踪测定,并对测定数据进行相关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糙米储藏时间的延长,糙米脂肪酸值和电导率将逐渐增大,而水分、过氧化氢酶活性、发芽率和品尝评分值将逐渐降低;储藏方式以及品种的差异也对糙米储藏品质指标显著影响(p0.05)。通过综合分析糙米品质指标变化规律,确定田丰202和锦稻201耐储性。并对田丰202的储藏品质指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分析表明可以采用过氧化氢酶、电导率、脂肪酸值和发芽率指标来反映糙米的耐储性。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