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近年来,噬菌体在食品科学领域中的应用受到国内外研究学者的广泛关注。噬菌体的自身特性表明,其可 作为一种杀菌/抑菌的生物制剂来控制食源性病原菌对食品的污染,是保障食品安全的理想工具。此外,基因工程 技术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噬菌体及其产物的安全、高效使用及噬菌体产品的出现。本文就噬菌体在食品安全控制中 的研究进展以及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食源性病原菌是导致食源性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现代食品工业的迅猛发展对食品中病原菌的快速检测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噬菌体作为地球上种类最丰富的微生物之一,能够侵染细菌。研究表明,噬菌体不仅具备结构简 单、特异性强、价格低廉等特性,而且具有能够区分活细菌和死细菌的能力,以及容易与其他传统检测方法相结合 等优势,噬菌体及其产物为食源性病原菌的检测提供了新的思路。近年来,噬菌体与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和纳米科 学等学科结合形成的新型快速检测方法已成为国际研究热点。本文就噬菌体检测食源性病原菌的原理及应用进行分 类综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噬菌体在医学、农业和食品安全领域的商业化应用得到多国批准。然而,我国尚未有相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商业化应用。与此同时,传统抗菌药物在医学和农业等领域的违规使用,导致抗菌药物和耐药菌进入食品生产链,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因此研发新型的抗菌技术迫在眉睫。本文对噬菌体在自然界和人体分布的广泛性,已有的人体试验和动物实验,噬菌体商业化应用的成功案例和标志性事件等进行归纳,分析口服噬菌体的安全性。同时,介绍新发现的噬菌体和机体互作机制,期望能够提升我国民众对噬菌体分布广泛性和口服安全性的客观认知,促进相关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商业化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