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6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0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简要地分析了串联密封的性能,接着针对长江液件压厂的液压缸产品,对活塞杆往复运动串联密封的封间压力进行了试验研究。测出了临界封间压力值和封间压力的形成过程曲线。试验了各种因素对封间压力形成和建立过程的影响。指出了应该如何正确设计串联密封来满足具体工作条件下无外泄漏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沙丁胺醇残留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丁胺醇属于β2-受体激动剂,近年来在食用动物饲养中的滥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该兴奋剂残留于食品基质中,通过食物链被人体摄入后,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分析检测领域的研究者一直致力于研究开发沙丁胺醇残留的快速、可靠、低成本的检测方法。对沙丁胺醇残留检测的免疫分析、毛细管电泳、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等方法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沙丁胺醇残留检测方法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建立用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Multiplex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mPCR)同时检测食品中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的方法。以沙门氏菌的gyrB基因、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的gyrB基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coa基因作为目的基因,分别设计3对引物,通过优化反应体系,建立3种致病菌的多重PCR检测体系。采用单重PCR检测时,灵敏度可达0.423ng/mL(沙门氏菌)、2.5ng/mL(金黄色葡萄球菌)和0.36ng/mL(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而采用三重PCR检测时,灵敏度较单重PCR有所下降,分别为2.43ng/mL(沙门氏菌)、2.5ng/mL(金黄色葡萄球菌)、3.6ng/mL(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初步建立能同时、快速、灵敏地检测食品中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的三重PCR方法。  相似文献   
4.
建立牛乳制品中青霉素酶Alphalisa的检测方法。将青霉素酶进行生物素化,与样品中的青霉素酶竞争结合鼠源性青霉素酶单克隆抗体,利用Alphalisa反向竞争的反应模式,对牛乳中的青霉素酶实施检测。建立的Alphalisa检测方法能特异性识别样品中存在的青霉素酶,方法的线性范围在2.5~500 IU/mL;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1.6 IU/mL和5 IU/mL;批间批内变异度均小于10%。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替代传统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方法,成为青霉素酶的实验室筛查或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5.
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火锅底料中多种有机磷农药残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同时测定火锅底料中17 种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气相色谱法。样品经凝胶渗透色谱、固相萃取小柱净化,DB-1701 毛细管气相色谱柱分离,采用火焰光度检测器检测。火锅底料中17 种有机磷农药的加标回收率为81.83%~105.4%,RSD 为0.9%~5.2%,检出限(LOD)为1.0~5.3μg/kg。该方法具有快速、准确、检出限低等特点,能满足火锅底料中多种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在榨菜酱油加工过程中,容易造成铵盐含量的超标,而使榨菜酱油达不到生产标准.本文采用正交实验,研究了榨菜酱油加工中的腌制液、传统熬制液、真空浓缩液中铵盐含量超标的处理工艺.结果表明:将pH调至9.0,置于80℃水浴中加热20min为最佳工艺,各因素影响大小为:pH>时间>温度;加热处理可以有效去除过量铵盐,恢复酱油风味,且氨基酸受损率小;采用植物水解蛋白与经处理后的真空浓缩液按体积比1:9混合后,混合液达到氨态氮的酱油生产标准(≥0.4g/100mL),并有效解决了铵盐超标的问题,铵氮比为24.7%.  相似文献   
7.
传统腌腊制品中亚硝酸盐的危害及其替代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亚硝酸盐是一种传统的发色剂,能赋予肉制品诱人的色泽,对肉毒梭状芽孢杆菌有抑制作用,并且有助于肉制品风味的产生和保持。但亚硝酸盐添加过量能引起中毒,同时又是强致癌物N-亚硝胺的前体物。腌腊制品在生产上需保证良好的色泽及安全性,完全不添加亚硝酸盐几乎是不可能的,应尽可能降低亚硝酸盐的使用量并积极寻找高效、安全的替代物。本文介绍了腌腊制品中亚硝酸盐替代物的研究进展,由于微生物制品迎合了人们要求食品天然化,不加或少加化学添加剂的愿望,因此本文对天然微生物制品替代亚硝酸盐进行了着重介绍。最后本文还对未来减少食品中亚硝酸盐危害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免疫亲和柱-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乳制品中氯霉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免疫亲和柱富集净化、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法快速测定牛奶和奶粉中氯霉素残留物。样品用乙酸乙酯提取,经免疫亲和色谱柱纯化,应用液相色谱-紫外法检测。结果表明,牛奶和奶粉添加氯霉素,回收率为79.6%~108.6%,变异系数小于10%;方法检测灵敏度0.1μg/L。该方法能够特异性的纯化牛奶和奶粉样品中的氯霉素,免疫亲和柱(IAC)净化是一种简单,快速,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动物组织中沙丁胺醇残留检测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包括样品的水解、提取、净化和衍生化。免疫亲和柱具有很高的选择性和特异性,特别适用于复杂样品基质中痕量组分的净化,在沙丁胺醇残留分析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单管同步快速鉴别水牛、黄牛、牦牛、山羊、驴和鸭的物种成分的多重PCR鉴别方法。方法对水牛、黄牛、牦牛、山羊、驴和鸭的线粒体全基因组,采用Primer-blast在线软件,设计6对特异性引物,优化反应条件,建立PCR体系。结果该方法仅对水牛、黄牛、牦牛、山羊、驴和鸭肉有特异性扩增,与其他动物的核酸无交叉反应;同时检测6种物种成分的检测低限为10-4 ng/μL。在鸭肉中分别模拟掺入牛肉、羊肉和驴肉成分,方法对鸭肉中掺入牛成分、羊成分和驴成分中的检出限均小于0.5%。结论该方法特异性好、敏感度高,可以被应用于水牛、牦牛、黄牛、山羊、驴和鸭的物种成分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