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2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东华大学自行研制的小型环锭纺纱整套系统纺出10/90、20/80、30/70、40/60、50/50等5种不同混纺比的19.5 tex甲壳素/棉混纺纱,阐明了各个工序的工艺参数,测定了混纺纱的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条干CV值和毛羽,分析了混纺比对混纺纱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0/90甲/棉混纺纱的强伸度最好;20/...  相似文献   
2.
为了找出抗菌性好又经济实用的甲壳素/长绒棉混纺织物的混纺比,采用琼脂平皿扩散法(定性)和吸收法(定量)对5种不同混纺比的甲壳素/长绒棉混纺织物进行抗菌性测试,突出抗菌性能测试方法的改进——表面活性剂的选择、接种菌液量以及涂板培养时间.实验结果表明,混纺织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大于大肠杆菌,而且只要甲壳素的混纺比例达到20%,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能达到99.88%,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能达到91.2%,再提高甲壳素的比例则无法取得更好的性价比.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异经竹/棉牛仔布的生产工艺,阐述了原纱基本质量指标、经纱染色的工艺条件,指出了经纱配置和浆纱织造的工艺原则。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异经竹/棉牛仔布的生产工艺,阐述了原纱基本质量指标、经纱染色的工艺条件,指出了经纱配置和浆纱织造的工艺原则.  相似文献   
5.
系统地介绍了利用苎麻与棉为原料,采用环锭纺纱机纺制竹节纱及麻棉弹力纱的主要工艺流程与参数,及纺纱织造主要工序工艺要点。竹节纱和弹力包芯纱在改装后的环锭纺细纱机上纺制而成。开发出的麻/棉竹节弹力牛仔布具有良好的服用性能,并且吸湿透气,保型性好,穿着舒适,布面风格新颖时尚、手感细腻滑爽,突破了牛仔布传统的厚重、粗犷的观念。  相似文献   
6.
混纺纱中Modal/棉纤维的混纺比依次为:20/80、30/70、35/65、40/60、47/53、50/50、60/40和80/20八种规格.研究了混纺纱的强度与混纺比的关系,Modal/棉混纺纱的强度随着Modal纤维混纺比的增加先下降,而后再增加,曲线存在下凹点,Modal/棉混纺纱的临界混纺比为51/49.在实际生产中,要注意避开出现条干恶化和毛羽恶化的混纺比.综合条干、强度、毛羽几个方面,Modal/棉混纺纱较合适的混纺比在60/40左右,最不宜采用的混纺比为50/50.  相似文献   
7.
莫代尔及其混纺织物织部工艺生产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莫代尔纤维及其混纺织物的生产工艺,着重介绍织物准备工序的工艺参数及浆纱、织造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介绍织带机开口机构的工作原理,并举例说明其上机图及花链编制方法.  相似文献   
9.
针对Zinser360型细纱机波谱图经常出现烟囱的现象,对牵伸部分的机械波故障来源进行机械波波长计算,经过分析是前罗拉的齿轮和沟槽处出现问题,处理后生产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0.
 用自纺的五种不同混纺比的19.5tex甲壳素/棉混纺纱织成同规格的织物,测定混纺织物的强伸度、pH值、刚柔性、透湿性、透气性、导湿性等,分析混纺比对混纺织物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10/90甲/棉混纺织物的经纬向强力最大,芯吸性导湿性最好,20/80甲/棉混纺织物的透湿性最好,50/50甲/棉混纺织物的抗弯刚度最大,透气性最好。混纺织物的抗弯刚度和纬向强力及导湿性与混纺比显著相关。从穿着舒适性和纱线织物性能等几方面综合考虑, 20/80的甲/棉混纺织物较实用,而30/70的甲/棉混纺比例各方面性能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