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9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关于单纯形方法的若干新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引言自从Dantzig[1]在1947年提出解线性规划的单纯形方法以来,单纯形法作为主要算法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随着科学和经济的发展,迫切要求解决大型线性规划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算法的效率.1972年,Klee-Minty[3]举出了一个用通常的单纯形法求解需要指数时间的反例.1982年,Smale[6]证明了单纯形方法的平均收敛速度是多项式时间的.本文根据作者的思想[12-14],在单纯形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种新的选取换基变量的方法,由此产生的三个算法,从数值例子来看是高效率的.1.算法1.1.考虑如下的线性规…  相似文献   
2.
朱明权 《安徽建筑》2011,18(4):100-101
以沿海某大型桥梁栈桥施工为例,通过在桩底增加锚固的措施,有效解决浅覆盖层栈桥钢管桩稳定问题,确保栈桥结构安全和功能实现。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 用有限元素法进行大型结构优化设计,其困难主要是结构重分析化费时间太长和处理复杂的非线性约束问题。因此,国内外都在探求能处理非线性约束、重分析次数少的算法,同时采用各种技巧尽量减少每次重分析的计算时间。 求解约束非线性规划有几种途径。一种是把约束规划变成无约束规划,采用不同方法把目标函数变成增广目标函数,求增广目标函数的无约束最小化。这种方法有广泛适用的优点,因此通常用得较多。另一种途径是用直接处理约束的方法来解非线性规划。  相似文献   
4.
利用COD指标进行活性污泥法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阐述了利用COD指标进行活性污泥法系统设计的主要思想和过程,并建立一套用于硝化和反硝化的活性污泥法COD设计方法。大量实际运行结果表明,利用该法对系统剩余污泥量和耗氧量以及活性污泥的组成计算所得的结果要较传统的BOD5方法更为精确。  相似文献   
5.
污水厂污泥稳定方法及稳定化程度的评价指标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为正确优化、比较、选择各种污泥稳定工艺,需要一定的参数指标以评价污泥的稳定程度,本文简要地讨论了污泥稳定的定义、污泥生物稳定的主要方法,对污泥稳定的评价参数及其指标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建立了一套评价污泥稳定程度的参数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6.
SBR 工艺的设计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16  
SBR工艺由于其除磷脱氮效果好、运行灵活已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主要介绍了一套除磷脱氮SBR工艺的设计方法,内容包括污泥泥龄和剩余污泥量的确定、SBR池贮水容积的确定、污泥沉降速度的计算和池子尺寸的确定、进水贮水池的设计、曝气系统和撇水系统的设计,并给出了这套设计方法的应用举例。  相似文献   
7.
循环式活性污泥法(CAST)的应用及其发展   总被引:52,自引:9,他引:52  
概括地介绍了循环式活性污泥法的主要发展及其应用,对该法在一些大型污水处理厂的具体应用也作了简单的说明。CAST系统将可变容积活性污泥法过程与生物选择器原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其有别于传统的SBRTA工艺。  相似文献   
8.
A~2/O法过程控制及氮磷浓度的在线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2O法是目前生物脱氮除磷工艺中应用较多的一种方法。由于生物脱氮除磷工艺较之传统活性污泥法远为复杂,用传统经验方法来运行脱氮除磷的污水厂已越来越不能满足工艺过程的要求。连续地测定曝气池中的溶解氧浓度、NH+4-N浓度、NO-3-N浓度、PO3-4-P浓度并据此调节供氧强度和内回流流量以及硝化区和反硝化区的大小从而对整个工艺过程进行控制已成为保证A2O工艺良好处理效果的重要手段。本文论述了A2O法基本的影响因素及其过程控制思想,对工艺过程中氮磷浓度的在线测定作了介绍,并对如何借助氮浓度的在线测定优化工艺操作作了具体说明。  相似文献   
9.
烟草行业工商协同营销模式研究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我国烟草行业工商分设的现状和工商双方在营销功能上的基本分工,从"卷烟营销价值链上的工商定位"、"卷烟营销市场化进程中的工商定位"、"两个角度工商定位的关系"3个方面阐述了工商企业"准确定位"的基本框架,并在基本框架下,从战略对接和战术对接两个层面描述了工商双方有机对接的重要节点和相关思考,以期为工商协同营销的进一步深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