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2篇
  2009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采用高温蒸煮的方法,制备水溶性大豆多糖。以水溶性大豆多糖的得率为考察指标,分别对高温蒸煮改性条件(液料比、蒸煮时间、蒸煮温度)进行研究,并采用正交试验进行工艺优化。结果显示,最佳工艺参数是:液料比为1.8∶1,温度140℃,蒸煮时间100min,在该条件下得率为22.89%,高温蒸煮可显著提高水溶性大豆多糖的提取效率。同时使用电子扫描显微镜分析蒸煮前后豆渣的形态结构,表明其形态结构的确发生了明显变化,有利于水溶性大豆多糖的溶出。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用微波法对野皂荚胶进行阶段性降解。通过微波与强氧化剂、KOH 的耦合以及微波法与酶法的耦合对黏度较高的野皂荚胶进行高浓度降解,经过微波处理用于酶解的浓度已达10%。微波处理后水解24h,半乳甘露低聚糖的纯度提高到73.8%,单糖含量为26.23%。  相似文献   
3.
<正>豆渣是指生产豆腐、豆奶等豆制品过程中的副产品。传统的豆制品在加工过程中,一般情况下每10千克大豆,可产豆渣7kg左右,据推测,我国每年大约产生2.8×10~9kg豆渣。经分析,大豆中较大一部分营养成分残留在豆渣中,豆渣营养十分丰富。目前在美、英、德、法、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已实现豆渣食  相似文献   
4.
以皂荚多糖(GSP)为原料,考察了普鲁兰酶对皂荚多糖的脱支效应,并研究了改性皂荚多糖(MGSP)胶与黄原胶的复配性能。结果表明:皂荚多糖脱支改性处理6 h后获得了含半乳糖23.4%的改性皂荚多糖(GSP含半乳糖28.2%),且普鲁兰酶修饰并未改变多糖主链的主体结构和糖苷键的构型,只是降低了皂荚多糖分子链中侧链半乳糖的含量;改性皂荚多糖与黄原胶复配时,呈现出了显著的协同增效效应,并呈现出了一种较高弹性强凝胶的特性,复配比例对复配胶的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改性皂荚多糖与黄原胶的质量比为6:4时,复配胶的弹性模量最大(112.3 Pa),同时,复配胶的黏性模量受复配比例的影响则相对更大一些。  相似文献   
5.
以南京高淳产芫荽为实验材料,研究其籽和成熟茎叶水提物对秀丽隐杆线虫体内活性氧的清除作用及对百草枯诱导秀丽隐杆线虫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揭示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两种水提物均能够显著降低秀丽隐杆线虫体内活性氧水平(P<0.05),呈现剂量-效应关系;在百草枯引起的急性氧化测定中,两种水提物均可显著提高秀丽隐杆线虫氧应激状态下的生存率,但芫荽茎叶水提物的最低有效浓度为1 mg/mL,而芫荽籽水提物的最低有效浓度为0.1 mg/mL;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说明,两种水提物可显著影响氧化衰老有关的ⅡS信号通路上daf-2和daf-16的基因表达量。因此,芫荽提取物对秀丽隐杆线虫起到了较好的体内抗氧化效果。  相似文献   
6.
白芨多糖胶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白芨葡甘聚糖多糖胶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白芨多糖胶的理化特性、提取和精制工艺、生物活性及在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和日用化学品工业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1 概述近几年来,国产磷酸一铵多数情况下不是直接用作肥料,而是用于生产高浓度复混肥。在复混肥的生产过程中,为减少破碎环节,需要粉状磷铵,另外,对磷铵的白度也有一定要求。我厂磷酸一铵装置是1992年建成的,30kt/a规模,产品为粒状。为适应市场需求,进行技改,生产粉状磷铵。朱昌玲,女,工程师,安徽宣州市硫酸厂,安徽省宣州市白马岩 242000王成庆,通讯地址同第一作者收稿日期:1999-03-08  粉状磷铵和粒状磷铵制造过程基本相同,唯有料浆的干燥方式不同。生产粉状磷铵时,干燥介质有烟道气和热…  相似文献   
8.
以皂荚种子胚乳片为原料,以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为醚化剂,采用微水固相工艺制备了阳离子皂荚多糖,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氢氧化钠质量分数、醚化剂质量分数、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产物黏度和取代度的影响,确定了最优反应条件为皂荚种子胚乳片500 g、250 mL 40% NaOH溶液、500 mL 60%的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溶液、反应温度60℃和反应时间4 h。该条件下制备的阳离子皂荚多糖含水不溶物为2.81%、黏度为1 196.2 mPa·s(1%的水溶液,25℃)、阳离子取代度为0.151。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的表征结果均证明皂荚多糖实现了季铵型阳离子化反应,阳离子皂荚多糖的表观黏度测试结果显示其符合皂荚多糖的假塑性流体特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