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该研究监测山西老陈醋醋酸发酵和熏醅过程中川芎嗪及其前体物质的变化,并对高产乙偶姻及川芎嗪菌株进行筛选及共培养,优选高产菌株组合,在醋醅模拟培养基中添加优良菌株组合联合底物及前体物质,考察其对乙偶姻和川芎嗪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丙酮酸、2,3-丁二醇和乙偶姻在醋酸发酵阶段呈现上升趋势,在熏醅阶段,2,3-丁二醇和乙偶姻呈下降趋势,丙酮酸含量变化不大;川芎嗪则主要在熏醅阶段生成,从熏醅第2天的6.78 μg/g急剧上升到熏醅第5天的43.52 μg/g。在醋醅模拟培养基中添加莫海威芽孢杆菌(Bacillus mojavensis)B15+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B6+丙酮酸组合,川芎嗪生成量最高,达到15.76 μg/g,比对照组提高132.79%。  相似文献   
2.
对山西老陈醋样品的理化指标、挥发性香气物质及功能物质含量进行测定,并探讨其在不同陈酿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陈酿时间在0.5~10年增加,总酸、总酯、氨基酸态氮、氯化钠、还原糖、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无盐固形物的含量均呈增长趋势,陈酿10年分别达到11.45 g/100 mL、6.29 g/100 mL、1.17 g/100 mL、1.63 g/100 mL、4.31 g/100 mL、62.00 g/100 mL、53.37 g/100 mL。陈酿样品共检出57种挥发性香气物质,其中酯类含量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酸类含量呈减少趋势,其他类呈增加趋势。陈酿过程中功能物质均呈增长趋势,在陈酿10年最高,总酚、总黄酮、川芎嗪含量分别达到298.62 mg/100 mL、503.62 mg/100 mL、121.79μg/mL。从理化指标、总酚和总黄酮变化来看,陈酿10年最好;从挥发性香气物质、川芎嗪及乙偶姻变化来看,则陈酿5年为宜。  相似文献   
3.
采用Illumina Mi 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山西省不同地区6个代表性醋厂(编号为A~F)山西老陈醋发酵过程中真菌菌群多样性。结果表明,在酒精、醋酸发酵阶段,6个厂真菌菌群丰度整体上均呈下降趋势。酒精发酵阶段,E、F厂真菌菌群多样性较高;醋酸发酵阶段,C、D厂真菌菌群多样性较高。酒精、醋酸发酵阶段中共检测出4个真菌门和56个真菌属。酒精发酵阶段各厂优势真菌门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96.25%),优势真菌属为假丝酵母属(Candida)(27.99%)、曲霉属(Aspergillus)(8.53%)、复膜孢酵母属(Saccharomycopsis)(7.40%)、酿酒酵母属(Saccharomyces)(7.12%)等。醋酸发酵阶段各厂优势真菌门为子囊菌门(89.60%),优势真菌属为链格孢霉属(Alternaria)(11.96%)、假丝酵母属(10.76%)、分枝孢子霉属(Cladosporium)(8.13%)、曲霉属(6.81%)、酿酒酵母属(6.18%)等。对不同醋厂山西老陈醋的真菌菌群结构进行研究,有助于揭示山西老陈醋的酿造机理。  相似文献   
4.
中文乱码是JSP动态网站开发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从字符编码介绍、JSP页面显示乱码处理、JSP表单传递过程中出现乱码处理、读写数据库出现乱码处理进行研究和探讨,并给出了乱码处理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针对亚麻籽油中苯并(α)芘残留问题,采用了物理吸附法脱除亚麻籽油中的苯并(α)芘。以活性炭与活性白土为吸附剂,通过二者单独作用及其混合使用,比较三种吸附剂对苯并(α)芘的吸附速率,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结合NIST标准图谱库对经脱除装置处理前后的亚麻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成分含量进行了鉴定分析。结果表明活性白土的固定用量为4%时,苯并(α)芘脱除率将近达到40%;活性炭的用量为2%时,其脱除率达到83%;将二者串联使用时,脱除率可达到96%。另外苯并(α)芘浓度<15 μg/kg时使用活性白土吸附过滤;苯并(α)芘浓度为15~30 μg/kg时使用活性炭吸附过滤;苯并(α)芘浓度>30 μg/kg时使用二者串联吸附过滤,因此物理吸附法去除亚麻籽油中苯并(α)芘效果最好的是将活性白土与活性炭串联处理,其最佳条件为:活性粘土与活性炭串联比例为0.8%+4%,在此条件下去除率可达96%。同时利用吸附剂对亚麻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并没有造成损失。综上,本文为亚麻籽油中苯并(α)芘的脱除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尹强国  庄小叶  张慧如 《硅谷》2010,(14):174-174,144
中文乱码是JSP动态网站开发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从字符编码介绍、JSP页面显示乱码处理、JSP表单传递过程中出现乱码处理、读写数据库出现乱码处理进行研究和探讨,并给出了乱码处理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市售不同陈酿年份四大名醋(四川保宁醋、镇江香醋、永春老醋及山西老陈醋)的有机酸及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四川保宁醋、镇江香醋、永春老醋及山西老陈醋中共检出8种有机酸,其中乙酸和乳酸是四大名醋的主体有机酸,同一陈酿年份的醋有机酸谱相似。山西老陈醋和镇江香醋的有机酸含量随陈酿年份的增加呈上升趋势,永春老醋的有机酸含量呈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四川保宁醋的有机酸含量则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四川保宁醋、镇江香醋、永春老醋及山西老陈醋中分别共检出70种、78种、92种和95种挥发性风味物质,主要包括酯类、醇类、醛类、酸类和杂环类,其含量整体随陈酿年份的增加而增加。原料、发酵方式和陈酿时间等因素导致四大名醋的有机酸及挥发性风味物质不同,但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8.
该研究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山西不同地区6个代表性醋厂(分别编号为A~F)的酒醪和醋醅样品的细菌菌群多样性及菌群结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不同醋厂山西老陈醋酒精和醋酸发酵阶段细菌菌群丰度及多样性存在一定的差异。酒精及醋酸发酵阶段均注释到9个细菌门和26个细菌属(相对丰度>0.5%),主要细菌属均为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平均相对丰度分别为42.81%、34.37%。发酵初期和中期,不同醋厂酒醪及醋醅样品的细菌菌群结构差异较大;发酵末期,存在一定的相似性。酒精发酵末期,A厂和F厂的细菌菌群结构较为相似,B厂、C厂和D厂的菌群结构较为相似;醋酸发酵末期,B厂、C厂和D厂的菌群结构较为相似,A、E、F厂的菌群结构较为相似,但E厂和F厂的乳杆菌属相对丰度较大,A厂的醋酸杆菌属(Acetobacter)相对丰度较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