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74篇
  免费   436篇
  国内免费   397篇
工业技术   8307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230篇
  2022年   204篇
  2021年   177篇
  2020年   192篇
  2019年   237篇
  2018年   249篇
  2017年   142篇
  2016年   186篇
  2015年   207篇
  2014年   486篇
  2013年   331篇
  2012年   436篇
  2011年   479篇
  2010年   428篇
  2009年   418篇
  2008年   398篇
  2007年   395篇
  2006年   320篇
  2005年   334篇
  2004年   299篇
  2003年   236篇
  2002年   180篇
  2001年   161篇
  2000年   190篇
  1999年   161篇
  1998年   149篇
  1997年   146篇
  1996年   113篇
  1995年   100篇
  1994年   108篇
  1993年   74篇
  1992年   85篇
  1991年   79篇
  1990年   71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23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2篇
  1965年   6篇
  1964年   2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以赤泥、粉煤灰为主要胶凝材料,掺入适量激发剂(石灰)和脱硫石膏,制备了性能优异的赤泥基胶凝材料,并优化了配合比,研究了赤泥基胶凝材料的力学性能、体积稳定性和抗渗性.研究表明赤泥掺量65%,粉煤灰掺量20%,石灰掺量10%,脱硫石膏掺量5%时赤泥基胶凝材料的28 d抗压强度达到3.4 MPa,劈裂抗拉强度达到1.11 MPa.而赤泥掺量65%,粉煤灰掺量25%,石灰掺量5%,脱硫石膏掺量5%时,赤泥基胶凝材料的28 d干燥收缩为115×10-6 m,28 d温度收缩在-20~40℃ 范围内最小为40×10-6 m/℃,空气渗透系数为9.79×10-10 cm/s,抗水渗透系数为1.02×10-6 cm/s.研究表明在适量掺加石灰和脱硫石膏,有利于提高粉煤灰的水化,提高结构密实度,提高了赤泥基胶凝材料的力学性能、体积稳定性和抗渗性.  相似文献   
3.
岳桢干 《红外》2015,36(1):46-48
小型红外探测器系统与传统的红外系统相比,小型红外探测器具有迥然不同的系统特点。首先,它们在小F数下拥有远距离目标识别能力。大多数研究人员习惯于讨论具有大F数的远距离传感器,这主要是因为多年来人们一直在追求大规格探测器。而可见光成像仪的研究始终是围绕小F数下的远距离成像能力进行的。由小型探测器构成的高密度阵列不仅可以提供远距离识别能力,而  相似文献   
4.
5.
陈春燕 《采矿技术》2018,18(4):93-94,108
介绍了巴里选矿厂浓缩机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技术改造,降低了设备故障率,提高了矿浆的沉降效果,为正常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6.
通过查阅参考文献,对人教版碳还原氧化铜实验进行思考,针对造成该实验成功率低的主要原因,从更换新的反应物角度尝试用甲烷、乙烷、乙炔、乙烯、肼等不同相态反应物对实验进行改进,经过理论分析,结合教学实际,从多角度对各相态反应实验进行探讨,得出肼还原氧化铜实验可行性最强,提出将碳还原氧化铜这一演示实验换成肼还原氧化铜的学生实验。  相似文献   
7.
8.
傅春燕  黄长亮  刘涛 《广州化工》2020,48(11):25-28
对中药、西药的关系及有机化学在中药、西药发展中的应用等各方面进行了综述,阐述了有机化学在西药合成、西药代谢和中药的分离提纯、中药成分结构鉴定中都有重要的应用,并推动了中西药学的发展,使中西药学的体系更加完善。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各学科之间互相交融,有机化学在中西药物研发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药学行业的发展与进步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岳冬青  吉晶晶  宁提 《激光与红外》2019,49(9):1130-1134
介绍了基于SMIC 0.18 μm 3.3 V工艺设计研究的第一款小像元红外探测器读出电路,间距10 μm,规模1024×1024。文章详细介绍了像素输入级以及列级、输出级运放的设计,为提高线性摆伏,设计选用了低阈值NMOS管nmvt 33,仿真分析证明低阈值管nmvt 33的噪声性能优于普通管n 33;版图设计对关键信号线和敏感点采取隔离处理措施,对像元间串扰进行了仿真分析,有效控制了信号串扰。电路经测试使用各项功能正常,最大电荷处理能力达到4.3 Me-,动态范围≥65 dB,读出速率达到10 MHz,性能指标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0.
周春燕 《电子质量》2003,(11):27-29
本文探讨了系统级简化形式的电磁兼容性预测分析方法,该方法对于只有几对发-收干扰对的系统EMI的预测分析简洁有效,它避免了大系统间繁复的建模与大量的数据采集及其计算工作,从而对于只考虑其结果的系统间的EMC预测分析提高了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