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柑橘果实乙烯褪绿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皮色泽及其均匀性是柑橘外观品质的两个主要指标。为了避免一些果皮果肉不能同步成熟的早熟或早采柑橘果实采收后存在的果皮着色差问题,目前,国内外在生产上普遍采用乙烯对上述柑橘果实进行褪绿处理。本文对柑橘果实乙烯褪绿技术的参数条件、褪绿机理、影响因素、对品质的影响,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可能的解决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柑橘果实乙烯褪绿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色泽是果蔬采后主要的感官品质之一,它是消费者判断果蔬成熟度、新鲜度、商品可接受度及营养价值的重要参数。决定果蔬采后色泽的主要色素有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花色苷,它们的代谢使果蔬呈现红、橙、黄、绿、蓝、紫等多种颜色。果蔬采后常发生的褪绿、褐变、黄化和白化等转色现象,也与果蔬色素代谢过程密切相关。研究果蔬采后色素代谢及其调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物理因子、化学因子和生物技术等在调控果蔬采后色素代谢方面的作用和机理,旨在为采后果蔬色泽的有效调控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用乙烯利对重庆本地产早熟蜜橘果实进行褪绿处理,对褪绿处理后的果实进行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光照处理,探讨不同LED光源、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对乙烯褪绿蜜橘果皮和果肉着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LED光源、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处理均有效地提高了果实色泽指数、色差参数(a*、b*、a*/b*和C*)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降低了果皮H*值、叶绿素a与b的含量。其中,蓝光LED光源处理组的果实褪绿速率快,色泽指数高,果实着色更佳。300lx蓝光LED光照处理10h在改善乙烯褪绿蜜橘果实着色方面具有潜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以2,4-二氯苯氧乙酸(2,4-Dichlorophenoxyacetic acid,2,4-D)处理为阳性对照,探讨1.50%壳寡糖和0.50%壳聚糖浸泡处理在改善乙烯褪绿引起的柑橘果实果蒂病害及果实失水方面的作用,并探讨其对果实基本贮藏品质和抗性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乙烯、50.00 mg/kg 2,4-D、1.50%壳寡糖和0.50%壳聚糖复合处理对蜜橘果实内部品质均无显著影响。但1.50%壳寡糖和0.50%壳聚糖能延缓乙烯褪绿引起的果实失重,且效果优于50.00 mg/kg 2,4-D处理。1.50%壳寡糖可以诱导乙烯褪绿蜜橘果皮PPO、POD、PAL、GLU活性以及总酚、类黄酮含量的显著增加,对果皮CHI活性有一定的诱导作用;0.50%壳聚糖对乙烯褪绿蜜橘果皮PPO、POD、PAL、CHI和GLU活性均表现出显著的诱导作用,对果皮总酚和类黄酮含量有一定的诱导作用;50.00 mg/kg 2,4-D处理仅表现出对果皮POD和PAL的显著诱导作用,对果皮PPO、GLU活性和总酚、类黄酮含量仅表现出一定的诱导作用。壳寡糖和壳聚糖在替代商业上柑橘褪绿技术中2,4-D的使用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