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8篇
  2023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利用中性蛋白酶制备榛子肽(<3 ku),探讨环境因素对榛子肽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旨在为榛子肽的生产、贮藏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随温度的升高,榛子肽的抗氧化活性显著降低(P<0.05),在100 ℃处理3 h时,DPPH•、•OH清除能力活性维持率分别为83.61%、76.55%;pH值为6~8时榛子肽的活性可处于较高水平;当NaCl质量浓度在10 g/100 mL时,活性维持率分别为106.33%和100.25%;蔗糖浓度在2~10 g/100 mL的范围内活性维持率达到92%以上;葡萄糖质量浓度为10 g/100 mL时,活性维持率分别达到102.88%和103.39%;柠檬酸质量浓度为0.20 g/100 mL时,维持率分别为89.76%、102.64%;防腐剂在0.20 g/100 mL质量浓度,榛子肽活性能维持原有活性的80%以上;反复融冻10次,榛子肽的活性维持率分别为95.86%、95.15%;榛子肽在K+、Ca2+离子环境中的活性维持率较高;榛子肽经胃蛋白酶处理后的活性高于胃-胰蛋白酶处理。综合分析,为保持榛子肽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应避免长时间高温、强酸强碱及Cu2+、Zn2+离子接触,可添加适宜浓度NaCl、蔗糖、葡萄糖、柠檬酸、防腐剂,可冻融,对胃、胰蛋白酶具有耐受性。  相似文献   
2.
壳聚糖固定化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壳聚糖固定化超氧化物歧化酶的酶学性质。方法:分别以不同方法对超氧化物歧化酶进行固定并比较其活力,对固定化方法进行相应的优化,对固定化超氧化物歧化酶进行酶学性质测定。结果:以壳聚糖为载体,戊二醛交联法制备固定化超氧化物歧化酶,优化条件下制备的固定化酶,所得固定化酶活力为330U/g,酶活回收率为58.33%,热稳定性和酸稳定性较游离酶有很大的提高,且具有良好的贮存稳定性,固定化酶可实现反复使用,提高了利用率。结论:壳聚糖-戊二醛交联法可用于制备性能较优的固定化超氧化物歧化酶。  相似文献   
3.
蓝莓果中花色素苷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蓝莓花色素苷是蓝莓果的一种主要活性成分。对蓝莓果实中花色素苷的种类、含量、提取、稳定性及花色素苷的抗氧化性、抗病性等功能进行了综述,并展望蓝莓花色素苷的发展前景和趋势。  相似文献   
4.
5.
AB-8大孔树脂对蓝莓花色苷的动态吸附与解吸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AB-8型大孔树脂对蓝莓花色苷的吸附与解吸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上样溶液浓度为3.0mg/mL,吸附流速为1mL/min,用5倍柱床体积的60%乙醇作为洗脱液,洗脱流速为1mL/min。AB-8型树脂非常稳定,使用6次后,其吸附能力只降低了2.89%。该工艺生产的花色苷产品为紫黑色粉末,色价为32.10,回收率为88.20%。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红树莓SOD抽提缓冲液的pH、抽提体积和抽提次数进行优化探讨红树莓SOD的最佳提取工艺,并采用(NH4)2S0。盐析沉淀法对红树莓SOD实现初步的分级分离。结果表明:抽提缓冲液的pH为7.8,抽提体积为1.5倍,抽提次数为2次时,得到红树莓SOD的最大提取活力。(NH4)2SO4饱和度为50%~90%时,红树莓SOD能够达到相对最大酶活。  相似文献   
7.
用不同的溶剂对蓝莓果中花色苷进行了提取,确定乙醇为较好的提取溶剂,考察了乙醇浓度、料液比、时间、pH值、温度5个因素对提取蓝莓果花色苷的影响,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60%乙醇、料液比为1g∶15mL、提取时间120min、pH值3、提取温度40℃、提取2次。采用最佳工艺条件进行提取,确定蓝莓果花色苷含量约为358mg/100g鲜果。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天然榛香物质的稳定性,采用微胶囊技术,以榛子粕蛋白和β-环糊精(β-CD)为复合壁材,天然榛香物质为芯材,制备天然榛香物质微囊粉。对微囊粉进行结构表征及贮藏稳定性和缓释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在芯壁比1:9,复合壁材比(榛子粕蛋白:β-CD)1:1条件下制备的微囊粉表面光滑,外观呈不规则柱状,平均粒径为29.31μm,聚合物分散性指数(Polymer Dispersity Index,PDI)值为0.242,电动电位(Zeta Potential,Zeta电位)为-33.93 mV,同时有较高的包埋率87.28%;傅里叶红外光谱中微囊粉与复合壁材的特征吸收峰相似,说明天然榛香物质被包埋在复合壁材内部;在高温、高湿、光照与有氧条件下有较好的贮藏稳定性,同时在各个模拟食品体系中均可规律释放,且各个体系中n<0.43(n为释放机制参数),遵循菲克(Fick)扩散定律。该方法能够成功包埋天然榛香物质,并提高天然榛香物质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