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5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油酸乙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食品和化妆品领域应用广泛.采用响应曲面法研究无溶剂体系中壳聚糖微球固定化脂肪酶催化制备油酸乙酯,考察了体系含水量、反应温度和底物摩尔比对油酸乙酯转化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反应时间8h,体系含水量ll%,反应温度47℃,底物摩尔比2.4:1,油酸乙酯转化率达到68.4%.壳聚糖微球固定化酶循环使用次数达6次,油酸乙酯转化率从68.4%降至32%.分2次加入乙醇,油酸乙酯转化率增加到74.2%.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栀子超声辅助预萃取脱除栀子苷、栀子黄,残渣采用水酶法提取栀子油,初步实现了栀子综合利用。研究优化了栀子超声波辅助预处理工艺参数,比较了溶剂种类、浓度、料液比及超声时间对栀子苷、栀子黄萃取率的影响,探讨了纤维素酶、果胶酶、蛋白酶单酶水解及组合分步水解改善栀子油提取率。结果发现超声辅助60%异丙醇预萃取20 min 结合后续水酶法释放可实现86%~87%的栀子苷、栀子黄提取率,且预处理明显改善了后续水酶法制油过程的乳化程度。单一酶解可改善栀子清油产率,纤维素酶、蛋白酶组合两步水解进一步将栀子清油产率提高至15.96%。不同萃取方法获得的栀子油分析表明,水酶法栀子产率高于压榨法、超临界萃取法,与溶剂萃取法相当,但水酶法栀子油酸价、过氧化物值更低,并富含角鲨烯、生育酚、植物甾醇等功能性脂类伴随物,显示其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和安全品质。  相似文献   
3.
南瓜多糖对糖尿病小鼠降血糖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探讨南瓜多糖(Pumpkin Polysaccharide, PP)对实验性高血糖模型小鼠血糖的影响,并研究其降血糖作用的可能机制.采用四氧嘧啶诱发实验性糖尿病动物模型,腹腔注射PP 0.2 g/kg,观察其给药不同时间的血糖、肝糖原、血清胰岛素等指标.结果:PP组灌服腹腔注射7 h后血糖即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01).在注射四氧嘧啶2 h后,模型组和PP组小鼠的血清胰岛素水平均显著下降,但PP组小鼠的肝糖原值保持在正常水平.7 h后,PP组小鼠的血清胰岛素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显著增加 (P<0.01),肝糖原值仍保持在正常水平.同时,PP能降低糖尿病小鼠口服糖负荷后血糖的峰值,并加快已升高的血糖水平回落的速度.PP可对抗四氧嘧啶引起的血糖升高,改善糖耐量,增加肝糖元合成,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改善胰岛β细胞的功能或增加组织对糖的转化利用有关.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植物甾醇与脂肪酸直接酯化合成植物甾醇酯的绿色化学合成工艺.试验筛选得到了安全、绿色、高效的催化剂ZnO.脂肪酸选择性试验表明ZnO对大多脂肪酸没有明显的选择性,但优先作用亚油酸,而对硬脂酸活性不高.较优的工艺条件为:ZnO用量为0.5%,油酸与甾醇的摩尔比为2:1.反应温度170℃,氮气保护,反应时间8 h,此条件下反应酯化率为95.2%,反式脂肪酸的生成也得到了明显的抑制.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基于傅里叶中红外漫反射光谱(DR-FTIR)技术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主成分分析法(PCR)、经典最小二乘法(CLS)、逐步多元线性回归法(SMLR)快速测定精米中直链淀粉含量。实验选取了161个精米样品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光谱预处理,异常值剔除,波谱区间选择对模型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采用PLS建模,通过多元散射校正,向后区间偏最小二乘法预处理后,所构建的模型效果最优。此时,建模区间为3 800~3 500、3 100~3 000、2 900~2 400、2 300~1 300、1 000~900 cm~(-1),模型相关系数R为0.995 6,校正均方差为0.291,预测均方差为1.23;同时,实验另选了34种精米样品对模型进行了准确性验证。结果显示验证集样品的红外预测值与真实值高度相关,线性拟合方程为Y=0.994X+0.068,相关系数R为0.994 9,说明实验所开发的直链淀粉DR-FTIR模型是有效的,预测结果准确度好,模型稳定性高。  相似文献   
6.
实验基于HPLC技术,对现有检测TBBQ的样品前处理方法进行优化,同时研究市售典型含油脂食品中TBBQ的含量分布情况。结果显示,在已测的118个样品中,TBBQ含量从低于定量限到(23.59±0.73) mg/kg之间,含量超过1.0、5.0、15.0 mg/kg的样品数分别占总样品数的53.39%、15.25%和3.39%。不同类型食品TBBQ的平均含量分布在(1.12±0.49) mg/kg至(4.16±4.99) mg/kg之间,整体趋势如下:膨化食品>油炸面制品>熟制坚果>腌制肉类>食用油>烘焙食品。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同食品中TBBQ的含量和初始TBHQ的添加量及食品加工工艺有关。总体来看,TBBQ在市售含油脂食品中分布广泛,因TBBQ有潜在的生物毒性,将TBBQ列为风险评估因子对解决含油脂食品的安全问题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酸奶后酵过程中酸度的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酸奶后酵控制对延长酸奶保质期是至关重要的。主要介绍了控制酸奶贮藏期间过酸化的方法,并对其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微波加热对果泥色泽及色素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果制品加工中,色泽变化是主要问题。微波漂白操作已成功应用于西红柿、芒果、石榴加工中,由于其灭酶处理时不需要严格的高温,因此能改善产品的风味、色泽、组织及营养价值。然而,关于微波处理过程中色素降解、褪色问题的详细报道并不多见。由于花青苷的降解,全果、果片、果泥浓  相似文献   
9.
对不同来源的脂肪酶进行了系统的筛选,并根据位置专一性的差别将脂肪酶分为1,3-特异的、1,3-选择性和非选择性的3类.采用Lipozyme RM^IM在无溶剂系统中催化甘油、脂肪酸合成1,3-sn-甘油二酯.研究表明脂肪酸、底物醇种类、温度、水分活度对Lipozyme RM^IM的活力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壳聚糖絮凝分离豆腐废水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采用生物絮凝法处理豆腐废水的可行性。探讨了絮凝剂的种类、添加量、废水的前处理、絮凝时间及pH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并重点比较了复合絮凝剂对废水中蛋白质和低聚糖的絮凝作用。单一絮凝剂试验结果显示壳聚糖的絮凝效果明显优于聚合硫酸铁、聚合三氯化铝、海藻酸钠、聚丙烯酰胺。较优的添加量为0.6~0.8 mg/mL,添加量过高浊度会不降反升。絮凝前废水-18℃冷冻处理有利于蛋白质的分离,絮凝后的沉降是必要的,时间以12 h为宜。复合絮凝剂中所有组合都表现出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尤以0.5mg/mL壳聚糖+0.3mg/mL海藻酸钠效果最佳,pH 4.5条件下絮凝后浊度降低97.8%,原液中蛋白脱除率高达76.842%,而低聚糖(减少6.56%)几乎不受影响,是较为理想的豆腐废水絮凝剂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