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6篇
  2024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1.
基于品牌服装店的试衣间设计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试衣间的诸多影响要素和其在企业文化中至关重要的地位,对如何经营试衣间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衣下空气层对于服装系统热传递性能的影响,文章介绍了衣下空气层的热传递机制,概括了三种衣下空气层对于服装隔热性能影响的研究方法,即热平板测试、假人测试和数值模拟,论述了各研究方法的优点与不足。根据研究方法,从厚度、体积、位置、方向、非均匀形态和运动状态六方面分析了衣下空气层对服装热传递性能的影响。基于目前研究现状,针对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的不足提出两点展望,即研究非均匀衣下空气层对于服装系统热传递的影响,发展厚重服装和多层服装的衣下空气层的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调查摩擦方式下湿态织物黏性感知的摩擦特征影响机理,开发织物与模拟皮肤间的摩擦装置,提取4项可用于表征黏性感知的摩擦特征指标,选取服装市场常见的21种织物作为试样,调查不同织物性能、织物含水量饱和度、法向载荷及滑动速度对于织物与皮肤间摩擦特征的影响。结果显示,织物表面粗糙度与最大静摩擦力显著负相关(r=-0.535,p<0.05),织物拉伸伸长率与静摩擦力增长速率显著负相关(r=-0.683,p<0.05);随着织物含水量饱和度增大,最大静摩擦力、黏着变形量和动摩擦力平均差呈增大趋势;随着法向载荷增大,最大静摩擦力、黏着变形量和动摩擦力平均差呈线性增大;随着滑动速度增大,静摩擦力增长速率基本呈线性增大,动摩擦力平均差呈减小趋势。  相似文献   
4.
热阻是衡量服装隔热性能的重要指标,相同服装会因测量模式和测试条件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热阻测量值,导致服装隔热性能的误判。通过条件假设和理论推导对比了采用全体法、平行法和串行法测得服装热阻值的差异,并通过传热机制理论分析了测试条件对服装热阻的影响。结果表明:测量结果的差异是由于各测量模式对应的加权求和公式不同所导致的,如果服装各区段热阻不相等,则各公式计算的热阻值将不同;测试条件不同时,由于环境舱和暖体假人的设定参数不同影响了服装系统的传热机制,导致测量结果不同。针对不同类型的服装,应合理选择测量模式及其测试条件。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制备工艺对涂覆型吸波材料性能的影响,实验研究涂层层数对镍粉/石墨基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及吸波性能的影响机制。选用PU2540型聚氨酯为黏结剂,镍粉、石墨为功能粒子,涤/棉平纹织物为基布,采用纺织涂层(刮涂法)工艺制备了涂层层数不同的镍粉/石墨基涂层复合材料。测试该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实部、虚部、损耗角正切值)和反射损耗,分析涂层层数对复合材料介电性能和吸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测试频率1~1000 MHz范围内,3层的镍粉/石墨基复合材料对电磁波的极化能力、损耗能力及耦合能力最强;在测试频率10~3000 MHz范围内,涂层层数2层的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最好,反射损耗最小峰值为-26.460 dB;3种涂层层数不同的复合材料在不同频段表现出不同的吸波特性。所得结果可为开发经济实用的吸波材料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姜茸凡  王云仪 《纺织学报》2019,40(5):177-184
为缓解人体在出汗或淋湿状态下的着装黏感觉,基于皮肤机械感受器的类型及其刺激响应特性探究了着装黏感觉的形成机制,通过阐述着装黏感觉的3种评价方法,即物理评价、心理评价和生理评价,研究了各评价方法的优势及局限性,并从3个层面归纳了着装黏感觉的影响因素,包括表面粗糙度、液态水传递性能等织物性能因素,滑移速度、水分等外界刺激因素,及皮肤感知敏感度、皮肤特征等人体皮肤因素。最后指出,未来应通过搭建垂直分离接触装置系统地分析织物及外界刺激对黏感觉的影响,研究有毛皮肤的黏感觉神经生理机制,绘制人体黏感觉图谱,为舒适性面料开发及服装结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