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利用亲本为科丰1号和南农1138—2的重组自交系群体NJRIKY进行大豆苗期耐盐性的遗传及QTL定位分析。以每个家系的平均存活时间为耐盐指标,采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进行RIL遗传分析,结果表明,NJRIKY群体的耐盐性遗传符合F-3模型,即由3对主基因控制,没有多基因修饰,主基因遗传率是64.4%。利用CartographerV.2.5进行QTL定位,结果显示,共检测到3个耐盐QTL,它们分别位于B1、G和K三个连锁群上,分别解释8.4%、17.9%和11.3%的表型变异。  相似文献   
2.
选用两组转基因品质改良大豆(富含硫氨基酸),利用磷脂脂肪酸(PLFA)法分析了在大田种植条件下,两组转基因大豆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非转基因大豆相比,转基因品系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发生明显的变化。在两组转基因品系中PLFA组分均发生变化,A组中检测到15种特异性的PLFA,其中占主导地位的分别是是革兰氏阳性菌(GP)的特征脂肪酸16∶0、10Me18∶0和好氧细菌特征脂肪酸18∶1ω7c;B组中检测到13种特异性的PLFA,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表征GP的脂肪酸15∶0、16∶0和非特征脂肪酸14Me16∶0。在A组的OE-8品系及B组的17-4和57品系中,表征细菌的PLFA含量和总PLFA含量与非转基因品系相比有显著上升。结果表明种植转基因大豆影响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