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1
1.
该研究在比较酸酯化和碱酯化预处理方法基础上,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湖南、广东、江西、云南、广西、海南6个地区油茶籽油的脂肪酸种类、相对含量和比例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除油酸、芥酸、二十三碳酸和二十四碳烯酸外,酸酯化和碱酯化法处理后检测出的其他脂肪酸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酸酯化法更适合茶油脂肪酸检测。茶油中肉豆蔻酸、十七酸、亚麻酸、花生酸、芥酸和二十四碳烯酸的最高含量均来自于湖南茶油样品,分别为0.10%、0.11%、0.20%、0.09%、0.17%和0.07%;棕榈烯酸含量最高的是广东茶油样品,为0.12%;棕榈酸含量最高的是广西茶油样品,为12.97%;亚油酸含量最高的样品产自江西,达15.58%;硬脂酸和油酸含量最高的样品均源自于海南,分别为3.74%和73.70%。油茶籽油在不同的产地其营养特性各不相同,广东和江西茶油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分别为15.33%和15.67%;云南茶油脂肪酸总不饱和程度最高,达85.74%;湖南和海南茶油稳定性较好,易于保存。该研究为了解我国油茶各主产区的茶油营养价值差异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2.
挥发性成分组成及含量是油茶籽油特色风味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结合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探讨茶油挥发性成分的最佳萃取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用50/30μm DVB/CAR/PDMS萃取头,进行响应面优化分析HS-SPME萃取条件。结果表明,HS-SPME-GC/MS法分析茶油挥发性成分的最佳条件为萃取温度70℃、萃取时间31 min,解析时间3 min。此条件下检测出70种茶油挥发性物质,与预测值偏差2.66%,总峰面积2.16×10~7,其中醛类、酮类、酯类、烷烃类、醇类、酸类和萜烯类分别含有16、12、12、12、7、6和5种挥发性化合物,其相对含量分别为39.95%、7.42%、3.07%、6.87%、6.50%、33.70%和2.47%。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