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乳脂肪以脂肪球的形式存在, 乳脂肪球膜是包裹在乳脂肪球周围的三层生物薄膜, 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随着食品科学研究的深入和分离技术的发展, 乳脂肪球膜中的活性成分及其功能作用正在逐渐被揭示。乳脂肪球膜是含有蛋白质、磷脂、鞘脂、神经节苷脂、胆碱、唾液酸和胆固醇的混合物, 这些成分是具有重要功能的食品成分, 应用于配方食品生产。本文综述了乳脂肪球膜中常见的蛋白质、脂质及其生物活性, 综述了近年来乳脂肪球膜及其成分在改善肠道健康、改善大脑发育、改善肥胖及相关并发症、改善老年人虚弱、抗癌、抗氧化和缓解疲劳等方面的体内研究和临床研究进展, 并讨论了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以期为乳脂肪球膜配料的研发及其在配方食品中的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肉苁蓉在荷瘤小鼠体内抗肿瘤的效应,采用HepG2肝癌细胞建立裸鼠皮下成瘤模型,灌胃不同剂量肉苁蓉总苷(total glycosides,TG)分析其抗肿瘤作用,检测小鼠肝脏和肿瘤病理结构变化、脾脏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及肝脏抗氧化指标,并采用代谢组学和16S rDNA测序法分析小鼠肠道内容物代谢物和微生物组成变化。结果发现,TG可以抑制裸鼠体内肿瘤的生长,不影响小鼠的正常生长发育,无任何毒副作用;随着TG剂量的增加,肝脏组织肝细胞结构完整,病理变化程度逐渐减轻,并且肿瘤组织肿瘤细胞分布变得越来越稀疏,空泡变样程度增加,出现坏死状,表明TG在保护肝的同时,还可抑制肿瘤生长;对肝脏组织进行抗氧化指标检测,发现过氧化氢酶和谷丙转氨酶水平升高,谷草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水平下降,表明TG可以减轻小鼠肝脏病变程度;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与TG剂量呈正相关,表明TG可提高小鼠的免疫能来起到抗肝癌的作用;TG还可通过调节代谢物水平、改善肠道微生物组成,抑制肝癌发展。综上,肉苁蓉TG通过提高机体氧化应激水平、调节免疫能力、改善机体代谢方式和调理肠道微生物平衡以发挥抗肝癌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天麻是一种食药兼备的植物。在中医领域常用于治疗眩晕、头痛、半身不遂等。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天麻在改善心脑血管健康、抗癫痫、改善高血压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天麻在保健食品中常用于改善睡眠类功能声称的产品。随着现代药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天麻发挥功能的主要活性成分和作用机理被不断揭示并进一步完善,扩大了天麻在保健食品领域的功能声称应用范围,以及发展前景与价值。本文阐述了天麻原料在我国作为保健食品原料的合规性使用依据,汇总并分析了已获批使用天麻及其提取物作为保健食品原料的产品应用现状,综述了天麻的安全性评价以及相关的保健功能。以期为天麻原料在我国保健食品中的合规性使用、研究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我国作为世界上饲养牦牛数量最多的国家,拥有丰富的牦牛种质资源。然而,随着牦牛产业的不断发展,牦牛骨作为牦牛加工处理时的主要副产物却未得到有效的利用。研究表明,牦牛骨中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和钙、磷等矿物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并在治疗骨质疏松、增强免疫力、抗疲劳、调节肠道菌群与抗炎症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在保健食品的开发上表现出巨大的潜力。但是,以牦牛骨为原料的保健食品在功能声称与剂型选择方面却呈现出品种单一和特异性差的特点。因此,本文分析了牦牛骨的营养成分,国内外牦牛骨保健功能的研究进展以及牦牛骨在我国保健食品中的应用现状,以期为牦牛骨类保健食品开发提供一定的建议,拓宽牦牛骨类原料在保健食品上的应用,为深度开发利用牦牛骨提供参考并提高其附加值。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生化分析仪微量移液的可靠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分割法的移液故障判断和移液量检测系统。基于STM32微控制器,利用速度位置双闭环PID (proportion-integral-derivative,比例-积分-微分)算法控制微量移液系统的步进电机,设计了生化分析仪的自动移液控制系统。采集移液过程图像作为样本图像,建立了移液数据集。分别对剪枝前后的U-Net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并比较模型的计算量、参数量和平均交并比。通过剪枝后U-Net模型对移液区域的分割和处理,实现移液系统的故障判断,并结合移液吸头的几何特征建立移液体积模型,以计算移液体积。进行了基于图像分割法的微量移液实验,对移液误差进行分析,并利用最小二乘法、亚像素角点检测和极限学习机进行误差补偿。结果表明,剪枝后U-Net神经网络模型的计算量、参数量和平均交并比分别下降了47.30%,93.99%和0.61%,模型运行效率显著提升。针对10,50,100 μL的检定点,微量移液系统的移液精度分别达到1.72%、1.36%和1.39%,满足微量移液系统的精度设计要求。基于图像分割法的移液监测系统能够有效判断移液故障并检测移液体积。研究结果对微量移液技术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及动物实验研究,探讨肉苁蓉总苷对炎症性肠病(IBD)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应用Pubchem数据库及文献收集肉苁蓉总苷中7种主要活性成分的三维结构。通过PharmMapper,UniProt,GeneCards等数据库获取活性成分相关靶点与IBD相关的基因靶点信息。再将肉苁蓉活性成分靶点和IBD的靶点绘制韦恩图,得到交集靶点,并将交集靶点上传到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筛选分析。使用DAVID数据库将肉苁蓉总苷活性成分对IBD发挥保护作用的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Cytoscape3.8.0软件构建“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网络”,预测肉苁蓉总苷治疗IBD的作用靶点与途径,并构建IBD小鼠模型进一步验证。结果:肉苁蓉总苷活性成分对IBD具有防护作用的靶点有254个,PPI分析筛选出核心靶点30个。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发现肉苁蓉总苷可能主要通过调控癌症通路、mTOR通路、TGF-β通路、JAK-STAT通路、AMPK通路等,进而影响细胞信号传导、增殖、分化、凋亡来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
与其他食用油脂相比,籽油新食品原料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更丰富,更受消费者青睐。其中,来源于植物成熟种子的七种籽油新食品原料:杜仲籽油、茶叶籽油、元宝枫籽油、牡丹籽油、盐地碱蓬籽油、水飞蓟籽油和番茄籽油,不仅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和黄酮类物质等活性成分,在食品、医药和化妆品等行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综述了七种籽油原料的来源情况、提取方法、公示情况、主要营养成分、功能性和安全性研究进展,探讨了籽油新食品原料应用前景,以期为籽油类新食品原料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动物源原料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尤其是蛋白质含量颇高,在保健食品及其他领域方面都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因其来源、加工方式等方面的特殊性,对其合规性使用的要求更为严格,所以动物源原料在我国用作保健食品的原料时,需十分注意其相关的法规、加工方式及安全性应用等方面的要求。近年来,围绕动物源原料相关的生物活性成分及功能研究已取得了较多新进展,但鲜有团队对动物源原料在我国保健食品中的合规性应用依据、应用现状、保健功能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过详细总结。因此,本文阐述了动物源原料在我国保健食品中的合规性应用依据,并以国家特殊食品信息查询平台为检索工具,统计并分析了动物源原料在保健食品中的应用现状,结合目前动物源原料研究进展,提出了对我国动物源原料在保健食品研发中的启示,以期能够为进一步挖掘、开发利用动物源原材料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蚕蛹作为食材拥有高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自古以来被用作滋补强身的食品。目前,蚕蛹作为食品原料被广泛用于普通食品和保健食品。随着现代科学的深入研究,蚕蛹中的活性成分与功能作用正在逐渐被揭示。研究已经证实了蚕蛹具有免疫调节、辅助降血糖、辅助降血脂、辅助降血压、抗疲劳、抗氧化等保健功能,这为开发以蚕蛹为原料的保健食品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介绍了蚕蛹的营养价值,并结合国内外文献的相关研究综述了蚕蛹的保健功能与作用机制。进一步,通过对国家“特殊食品信息查询平台”和“药智网”数据库的信息检索,汇总分析了已经获批的使用蚕蛹及其活性成分为原料的保健食品现状。结果发现,在已获批的蚕蛹相关保健食品中,主要声称功能是增强免疫力,主要剂型是胶囊。并且,近几年获批的蚕蛹相关保健食品数量剧增。本文为蚕蛹及其成分在保健食品中的应用和发展提供了一定建议 ,以期为蚕蛹保健功能的深入探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研究食品接触材料中包括寡聚物在内的非有意添加物的风险评估,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收集国内外有关寡聚物的文献和风险评估报告,系统分析食品接触材料中寡聚物的来源和风险评估方法,并选择1,2,3,4-四氢萘-2,6-二甲酸二甲酯和Cyclo-di-BADGE等寡聚物为案例,介绍寡聚物的风险评估步骤和方法,从而为我国食品接触材料中寡聚物的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提供方法学支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