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建立一套科学的湿地植物筛选与净化潜力评价体系,以17种湿地植物为材料,在综合应用原有各种湿地植物筛选与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增加植物逆境酶和基质酶,对所有指标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7种植物的根系数量、长度、活力、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生长量、氮磷平均浓度、氮磷的积累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根系附近基质脲酶活性与磷酸酶活性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在离子浓度50~200 mg/L和蛭石介质浓度50~150 g/L范围内分析测试了固液体系中Zn2 离子的吸附速率.结果表明,蛭石具有较强吸附Zn2 的能力,其吸附速率在初始2h内很高,但随时间的延长逐步降低,并在8 h左右趋于零.溶液起始Zn2 浓度和吸附剂浓度对吸附速率有显著影响,随起始Zn2 浓度增大,吸附达到平衡的时间延长;起始吸附剂浓度越大,吸附平衡时间越短.本文提出的蛭石吸附Zn2 的动态方程在样品检测的浓度范围内具有较高的模拟精确度.中试监测结果表明,人工湿地系统中的蛭石吸附单元可有效去除实验室废水中的锌与其它有毒污染物质.  相似文献   
3.
红壤对磷的吸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红壤为吸附剂,研究了固/液吸附体系中红壤对磷的吸附特性,探讨了温度和pH对红壤吸附磷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壤对磷的等温吸附数据与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的拟合优度较高,当温度为30℃时,红壤对磷的饱和吸附量高达1.61 mg/g,说明红壤是一种优良的磷素吸附材料;红壤对磷的吸附量在吸附初期随吸附时间急剧上升而后期趋于稳定,当磷的初始浓度为25~100 mg/L时,12 h时的吸附量均可达到平衡吸附量的90%以上;当磷的初始浓度<50 mg/L时,温度对红壤吸附磷基本无影响,但随着磷初始浓度的升高,温度对红壤吸附磷的影响渐趋明显;在所检测的试验体系中,pH值为4~8时对红壤吸附磷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刚果12号桉与厚荚相思行状混交抑制了两试验树种的生长,混交提高了桉树N营养水平,但降低了桉树P、K的吸收量.混交对林木生长的影响可能是两树种间N的再分配和P、K的竞争的养分效应所致.  相似文献   
5.
通过悬浮聚合法制备了含环氧基团的聚合物载体高分子磁性多孔微球(GHD),用TEM、 SEM和Micromeritics ASAP 2010等对聚合物载体进行了表征。考察了载体中交联剂含量、固定化时间、给酶量等因素对固定化脂肪酶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Fe3O4纳米粒子粒径20 nm,分布均匀,磁性多孔微球粒径从几十微米到一百多微米,粒子大小大体呈正态分布且分布较窄,平均粒径为110 μm,直径在区间80μm~150μm范围内的粒子占90%以上。微球表面呈皱褶态且呈现多孔性,孔径从几个纳米到几十纳米,为闭孔,且孔间互相贯穿。固定化酶最适条件为给酶量125 mg/g,固定化时间7 h,此时酶的吸附量为118 .5mg/g,比酶活7.56×105 U/g,酶的活力回收率0.95。以GHD为载体制备的固定化脂肪酶最佳反应温度从37 ℃上升到42 ℃,最适反应pH从7.2提高到7.5,固定化后酶对温度和pH的敏感性降低,重复使用12次,固定化酶的活力都能保持在92 %以上。  相似文献   
6.
城市污泥的处理与处置问题是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之一,传统的污泥处理方式已难以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污泥的燃料化利用是世界的共识。由于污泥的挥发分含量高、固定碳含量低,污泥难以直接稳定地焚烧,且污泥中淀粉类糊化和蛋白质类变性能够促进氢键和架桥作用,充分利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制备成型燃料是目前污泥燃料化的新兴方式。本文详细阐述了现有的污泥成型技术,包括污泥干化成型、半干化成型和湿式成型技术等,重点阐明了其各自的优缺点,指出污泥干化成型是未来污泥成型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7.
光皮树是一种重要的油料植物,其果实全果含油,平均含油率约为28.02%(干基)、蛋白质质量分数为7.25%(干基)、自然干燥时的含水率为8.19%。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建立了适合光皮树果实高效制油的"低温压榨-正丁醇研磨浸提"绿色新工艺,实现了光皮树果实油和磷脂的同步提取。整个工艺过程温度不超过80℃,低温压榨和正丁醇研磨浸提工序分别实现油脂提取率76.30%和86.20%,总油脂提取率达到96.73%;综合实现光皮树果实饼粕残油可以降低至0.93%,同时磷脂提取率为81.38%。光皮树果实毛油经过高温水化脱胶、萃取脱酸和白土脱色等操作得到光皮树果实精炼油,其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约占72%,其中油酸约为29.83%,亚油酸约为39.15%,亚麻酸为2.59%,是一种优质的食用油脂。  相似文献   
8.
通过启动处理印染废水的SBR反应器,研究了人工配制印染废水中4BS和CODCr的去除情况.研究表明:对4BS的去除主要是以污泥吸附为主,部分来自厌氧降解,累积了较高4BS的活性污泥,对其去除4BS和CODCr影响不大,因此可以认为污泥吸附作用产生一定的缓冲能力,减缓了4BS对活性污泥微生物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光皮树果实不同部位油脂组成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对光皮树果实中果肉、种核、种仁3个部位的油脂含量及其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果肉中油脂占全果总合油比例为66.95%,种核中油脂占16.96%,种仁中油脂占16.09%.3部位油脂均含有亚油酸、油酸、棕榈酸、硬脂酸和花生酸,只是相对含量不同,其中果肉中油脂主要脂肪酸组成为棕榈酸(24.41%)、亚油酸(32.46%)、油酸(30.07%)、硬脂酸(1.64%)、花生酸(3.09%);种核中油脂的主要脂肪酸组成为棕榈酸(12.48%)、亚油酸(54.79%)、油酸(26.93%)、硬脂酸(2.18%)、花生酸(1.63%);种仁中油脂主要脂肪酸组成为棕榈酸(6.61%)、亚油酸(58.80%)、油酸(22.32%)、硬脂酸(2.03%)、花生酸(0.65%).  相似文献   
10.
藻型富营养化水体的治理方法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3  
对国内外藻型富营养化水体的治理和控制方法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主要有物理法、物理化学法、化学法、生物法等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水体富营养化治理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