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4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根据大肠杆菌密码子的偏好性,对马槟榔甜蛋白基因MabinlinⅡ(A链+B链)的密码子进行优化,并将优化后的马槟榔甜蛋白基因命名为MabinlinⅡ(AB)Plus。将MabinlinⅡ(AB)Plus基因与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28a(+)片段连接,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28a(+)-MabinlinⅡ(AB)Plus,进而转化到大肠杆菌宿主表达菌株BL21(DE3),IPTG诱导蛋白表达。结果表明,密码子优化后的基因MabinlinⅡ(AB)Plus在大肠杆菌中最佳表达条件为:最适IPTG浓度1.4 mmol/L,最佳诱导剂温度为37℃,最适菌株起始生长量OD600为0.7,最佳诱导时间8 h。在最佳诱导表达条件下,目的蛋白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约33.0%,与优化前约有提高7%。目的蛋白的上清液经过亲和纯化,在19 kDa处有单一的目的条带。经过感官评定,目的蛋白的甜度约为2%标准蔗糖溶液的400倍。这为研发以马槟榔甜蛋白为基础的新型甜味剂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HPLC法测定维格列汀中的两种潜在基因毒性杂质。方法:采用Kromasil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A为0.21%辛烷磺酸钠溶液(磷酸调节pH值至2.1),流动相B为乙腈,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10 nm,柱温30℃。结果:维格列汀峰与两个基因毒性杂质峰的分离度均大于3.0,两个基因毒性杂质的线性范围均为0.015~0.9μg·mL~(-1)(r0.998),检测限分别为0.091 ng、0.095 ng,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0%、93.2%,RSD_A=4.7%、RSD_B=5.4%。结论:所用方法专属性强、准确性好、灵敏度高、操作简便,适用于维格列汀基因毒性杂质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双齿围沙蚕肠内营养制剂对肝癌前病变小鼠营养代谢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用二乙基亚硝胺诱发和制备早期肝癌前病变小鼠模型,设置沙蚕处理组1(A)、沙蚕处理组2(B)、沙蚕处理组3(C)、阳性对照组(D)、空白组(E)和对照组(F)。分别在处理D7、D14、D21和D28采血取样,检测血浆营养指标、炎症指标、肝功能指标,最后观察肝脏病理变化。结果:双齿围沙蚕肠内营养制剂处理期间,小鼠体重逐渐增加,D28,A组比E组体重增加61.49%;A组的TP、Alb含量都显著高于E组但低于F组,D28,A组分别增加30.32%和13.68%。D7、D14、D21和D28,A组的TNF-α水平显著低于E,D28,A组比E组减少30.15%;D28,A组比E组的IL-2显著升高27.77%。D7、D14、D21和D28,A组的ALT和AST水平与E组相比显著降低,D28,A组分别降低83.75%和128.20%;A组与E组相比具有良好的肝组织形态学特征。结论:以双齿围沙蚕为蛋白源的肠内营养制剂作为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能促进肝癌前病变实验动物体内合成TP和Alb等蛋白质,改善早期肝癌前病变小鼠的营养代谢状况,缓解肝癌前病变实验动物TNF-α、IL-2等炎症反应,减轻ALT和AST反映出的肝癌前病变实验动物肝组织形态学受损。当沙蚕蛋白含量为肠内营养制剂蛋白总量的60%时,双齿围沙蚕肠内营养制剂营养功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南沙凤凰湖工程的工程概况,阐述了凤凰湖设计标准、水系连通方案、湖区岸线、湖区特征参数,最后针对南沙凤凰湖工程提出的水系连通方案,采用Mike11软件建立一维河网水动力数学模型进行雨洪调蓄计算,得到工程区域的最高排涝水位,为凤凰湖工程规模及其周边河涌整治提供依据,对类似区域废弃采石坑升级改造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铜藻(Sargassum horneri)中褐藻多酚的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对提取到的褐藻多酚进行初步的结构解析。方法:以褐藻多酚得率为指标,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分析,对褐藻多酚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中乙醇体积分数、液固比和超声提取时间三个参数进行了优化。分别采用Folin-Ciocalteu法、2,4-二甲氧基苯甲醛比色法(2,4-dimethoxybenzaldehyde assay,DMBA法)测定铜藻多酚提取物中总酚得率与褐藻多酚得率,计算得率并分析其相关性。对褐藻多酚提取物运用LC-TOF-MS鉴定其褐藻多酚的分子式并推测其结构。结果:响应面试验得到最佳提取条件是:乙醇体积分数为55%,液固比为42:1 mL/g,超声提取时间为58 min。在优化条件下,铜藻中褐藻多酚得率为(25.16±0.34) mg/100 g。褐藻多酚得率与总酚得率有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803)。通过液相色谱仪联用四级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仪(LC-TOF-MS)得到褐藻多酚是分子量为374.3036、分子式为C18H14O9的间苯三酚三聚体,推测其结构为Triphlorethol A。结论:通过研究提高了铜藻中褐藻多酚的得率;褐藻多酚得率和总酚得率有显著正相关性;铜藻中含有褐藻多酚Triphlorethol A。  相似文献   
6.
本文创新性地将SPME-GC-MS检测手段和代谢组学数据处理技术结合应用于白酒特征化合物鉴定和真假区分中。17个白酒样品经顶空固相微萃取,富集酒中挥发性化合物。所得GC-MS数据集经代谢组学技术降维处理,经聚类分析真酒和假酒样品得到了正确的区分,同时其他酒系列所得分类结果基本符合实际酒样信息。在主成分分析中,提取了PC1和PC2两个主成分,解释了不同酒样品特征变量58.7%的方差信息,其中PC1为44.7%,真假酒霍特林椭圆区域区分明显,可视化效果直观。其他系列酒样也保持了对真实酒样信息的吻合。利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建立酒类相关模型,去除基酒样品以突出真假酒的物质区别,得出变量重要性表并且查库得出相关物质十二种,差异最显著的前三位特征化合物是乙酸丁酯、己酸异戊酯和己酸-1-甲乙酯。  相似文献   
7.
在虾类贮藏过程中,虾体的黑变严重影响了虾的感官品质,酚氧化酶是催化酪氨酸等色原物质转化为黑色素造成虾体黑变的主要因素。文章综述了国内外酚氧化酶的形成机制研究现状,重点叙述了虾类中酚氧化酶的特性及抑制虾类黑变方法的研究进展,为虾类贮藏保鲜技术的研发与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蔗糖脂肪酸酯及其在饮料中的应用包斌,吴文惠,王卫平内蒙古农牧学院食品工程系1前言蔗糖脂肪酸酯(SarcraseFattyAcidEster,SE),按欧洲经济共同体标准及美国食品条例是由蔗糖与正羧酸反应生成的一大类有机化合物的总称。属多元醇酯型非离子...  相似文献   
9.
牛肉匀浆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羊脾脏提取液及分子量在 10万以上的羊脾脏提取液 ,测定牛肉匀浆的TBARS值。对照组TBARS值明显高于加入脾脏提取液的各实验组 (p <0 0 1) ,说明脾脏提取液对牛肉匀浆的脂质氧化有抑制作用 ;结果同时显示经稀释的脾脏提取液表现了更强的抗氧化活性 ,其中除了抗氧化活性成分外 ,可能同时存在促氧化成分。同时测定了羊脾脏提取液在不同pH牛肉匀浆中的抗氧化活性 ,结果显示羊脾脏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与基质的pH值关系不密切。  相似文献   
10.
提高硬质花式面包质量的途径吴文惠,包斌随着人们消费层次的提高,冲击着种类繁多的面包品种向两个方向发展,即主食面包数量的增加和硬质花式面包整体水平的提高。法式面包、丹麦式面包就是这种硬质花式面包的典型代表。其典型的质量特征是:均匀而大小适宜的蜂窝状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