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6 毫秒
1
1.
该文在查阅国内外关于羊肚菌(Morchella)多糖提取分离纯化及保健功效研究的相关文献基础上,针对已报道的羊肚菌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理化性质、结构组成及保健功效,综述近年来羊肚菌多糖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为更好的开发和利用该药食资源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以刺梨、酥李为原料,用酿酒活性干酵母作为发酵剂,对刺梨酥李复合果酒发酵工艺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刺梨酥李复合果酒的最佳工艺为:刺梨汁与酥李汁配比为3∶1(体积比),前发酵温度为24℃,后发酵温度为18℃,酵母接种量0.4%,糖度25%。按此工艺加工的刺梨酥李复合果酒具有独特的诱人风味,是一种值得开发的复合型果酒。  相似文献   
3.
以酥李为原料,选取酵母量、发酵时间、发酵温度等影响果酒品质的3个关键因子,以感官评分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酥李果酒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酵母用量1.2 g/L,发酵温度25℃,发酵时间4d,发酵酒酒精度为13%vol。最终酿造出品质优良,酒液透亮,且具有浓郁香味的酥李果酒,为酥李果酒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黔产黑灵芝多糖(Ganoderma atrum polysaccharides, GAP)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构及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黑灵芝多糖的提取工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高效凝胶排阻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gel exclusion chromatography,HEPLC)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对GAP的结构进行表征,并通过测定GPA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 DPPH)自由基、2,2-联氨-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ABTS)阳离子自由基以及羟自由基的清除率,评价GAP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响应面结果表明,GAP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131 min、提取温度81℃、液料比31:1(...  相似文献   
5.
铁皮石斛多糖(Dendrobium officinale polysaccharides,DOP)是铁皮石斛主要功效成分之一,因其广泛的生物活性,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文章系统地阐述国内近10年来有关DOP的提取、含量测定、分离纯化、结构组成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分析目前DOP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展望今后DOP的研究方向,以期为DOP的深度研发及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贵州特色水果金樱子为原料,介绍了一种金樱子白兰地酒的制作方法,包括冷冻与榨汁、酶解浸渍、菌种活化、杀菌、成分调整、发酵、蒸馏、陈酿、过滤与装瓶等步骤。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工艺条件:酵母用量为0.4%,发酵温度20℃,发酵时间为7 d。为尽可能地保存金樱子独有的风味物质,提高酒精度(38%vol~44%vol),缩短发酵周期(4~6个月),该发酵白兰地酒色泽自然、悦目、澄清、有光泽,醇和爽口,风味协调,具有金樱子的独特风味。非酒精挥发物总量2.129g/L,介于特级(XO)与优级白兰地之间。  相似文献   
7.
以安琪葡萄酒果酒酵母RW、安琪酿酒曲、LAFFORT F33葡萄酒酵母为发酵酵母和成熟的火棘果实为原料,经过主发酵、后发酵和澄清等工艺酿制成火棘发酵酒。经过对成品发酵果酒的感官和常规的理化指标的对比研究表明,LAFFORT F33酿造的火棘果酒质量稳定,酒色鲜红色、澄清透明、无沉淀;果香浓郁,酒香、果香协调;口感纯净、幽雅;典型性强,且理化检测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是一种理想的适合生产火棘果酒的发酵酵母。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红托竹荪菌托、菌柄和绿茶为原料研发抗氧化、抑制糖代谢酶口服液。方法:以感官评分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筛选最佳工艺配方,并检测其对·OH、DPPH·清除率、Fe3+还原能力和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率,评价抗氧化降血糖活性。结果:竹荪茶口服液最佳工艺为菌托:菌柄:绿茶=2:3:2.5(m:m:m),料液比1:50(m:v),50℃酶解1 h,80℃提取2次,每次2 h,滤液辅以木糖醇溶液20%、酸味剂4.0%、刺梨汁4.0%调配即得。口服液对·OH、DPPH·清除率分别为79.72%、41.25%,Fe3+还原能力为0.2703,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率分别为59.33%、68.85%。结论:该竹荪茶口服液口感酸甜,含多糖、茶多酚、Vc等营养成分,具有抗氧化和抑制糖代谢酶活性的功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