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史静霞 《酿酒科技》2005,(7):112-113
配制酒中糖类有单糖、低聚糖的多糖、糖醇以及它们的异构体,其分离法根据不同的机理有尺寸排阻、配位交换、分配、阴离子交换、硼酸络合体阴离子交换法等;检测法有紫外可见检测、示差折光、荧光检测、电化学检测、蒸发光散射检测法。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利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进行白酒分析的试验方法及在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史静霞 《酿酒》2009,36(4):83-84
运用最新的研究技术在提高汾酒微量组分分析体系水平的基础上,首次建立以风味化学理论为基础的中国清香型代表—汾酒的特征风味剖析技术体系,确定汾酒中关键风味化合物、重要风味化合物与特征风味化合物,为发展清香型白酒的酿造理论,推动技术创新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白酒贮存中酸酯变化规律及酒龄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揭示了65%vol、53%vol、45%vol、38%vol白酒中的总酸总酯随贮存时间的变化规律,总酸含量随贮存时间的延长而增加,酒度越低,总酸增加越快;总酯随贮存时间的延长而减少,酒度越低,总酯减少越大。在一定时间内,总酸增加量和总酯减少量均随酒度降低而增大。说明贮存白酒应以高度酒贮存为好。并利用总酸总酯含量对贮存时间进行建模,对白酒的酒龄进行预测。建模的相关系数(R)与交互检验相关系数(Q)分别为0.9314和0.9145;建模的标准偏差(SD)为1.4176,交互检验的标准偏差(SDcv)为1.5757。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较好地揭示了白酒的贮存时间与总酸、总酯变化规律,是一种预测酒龄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利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进行白酒分析的试验方法及在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气相色谱分析实验室系统的网络化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数据的共享和科学的管理,在汾酒生产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分析配制酒中锰离子含量,对直接进样和酒样稀释进样法,样品灰化处理法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由于配制中糖类等有机物含量高,组成较复杂,对锰离了干扰较大,直接进样和酒样稀释进样法吸收值极不稳定发生无法进行分析,样品灰化处理法中的标准曲线法结果偏差较大,吸光度值不是样品的真实反映,不适宜于制酒的锰离子定量分析,标准加入法的吸光度是样品的真实反映,定量结构准确可靠,操作较常规方法简单,灵敏度高,可对0.02mg/L以上的含量进行准确定量,适于锰离子及大多数金属离子的分析测定。  相似文献   
8.
汾酒老熟研究阶段报告(一)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用7种不同陶缸碎片经粉碎后加入新产原度汾酒(酒度68.9%,v/v)中,贮存半年,另用美酒玉同时处理一个酒样,经超声波处理,其中7#样在超声波处理时敞口30min,经感官和理化指标分析检测,结果表明,酒液经陶缸碎片和超声波处理后,有加速老熟作用,口感变化较明显,7#酒样感官品评最好。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陶瓷缸材料,其老熟效果亦不同,理化指标有升有降。  相似文献   
9.
白酒中黄色的形成、检测及去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酒在长期贮存过程中,金属铁与白酒中有机酸反应,使酒中溶入Fe^2 ,使酒呈黄色;Fe^2 进一步氧化成Fe^3 ,在酒中形成棕色沉淀析出。添加适量植酸处理24h,可除去酒中铁离子,使酒达到无色透明,不会影响白酒中香味物质。(孙悟)  相似文献   
10.
史静霞 《酿酒》2008,35(3):22-26
通过对清香白酒微量香味成分分子间相互作用与酒体的诸多变化行为的关系的研究,找出了降度清香白酒在贮存过程中香味成份随着酒度的变化规律;同时对不同的加浆用水作了系统的研究;为稳定和提高低度白酒质量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