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3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1.
"猫眼"系统中离焦量的变化对回波功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猫眼效应”的基本原理,给出了离焦时的“猫眼”模型,采用光线追迹的方法着重分析了离焦时“猫眼”系统的回波功率的变化情况。通过分析可看出,后向移动光敏面的可调制范围远远大于前向移动光敏面的可调制范围,这使得应用“猫眼”系统后向离焦量的改变,来改变回波功率的大小,使其能传递信息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
玉米肽、大豆肽及其复配肽的降血压活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了得到高降血压活性、具有良好营养且便于工业化生产的生物活性肽,本实验以碱性蛋白酶A lcalase水解玉米大豆复配蛋白,通过正交试验,用试剂盒测定了酶解肽抑制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ACE)的活性,结果表明:最佳酶解条件为pH=8.0,温度55℃,[E]/[S]=0.5%,料液比1∶15,时间4h。比较了高降血压活性大豆肽、玉米肽、复配肽ACE的抑制活性,其抑制率分别为63.05%,82.59%,84.02%。复配肽不仅ACE抑制率最高,且营养价值高,与玉米肽相比,水解时间可减少14h,节省能源。结论:玉米大豆复配肽是优于玉米肽、大豆肽的降血压肽。  相似文献   
3.
玉米大豆ACE抑制肽及其功能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综合利用植物蛋白资源,使其营养价值、生物活性提高,本文采用碱性蛋白酶对玉米大豆复配蛋白进行酶法改性,用试剂盒测定了酶解肽抑制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ACE)的活性,并比较了玉米蛋白和大豆蛋白复配物酶解前后溶解性、乳化性、起泡性等功能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在pH=8.0,温度55℃,[E]/[S]=0.5%,料液比1∶15,时间4h条件下酶解,其酶解肽的ACE抑制活性最高,抑制率达84.02%;与复配蛋白相比,复配肽的溶解性、乳化性、起泡性等功能性有较显著的改善,更有利于人体消化吸收和食品加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