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2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前广东省农产品加工业地域分布不合理,企业生产能力差别大,大多都还存在生产能力超载且生产成本高等问题;同时省内欠发达地区由于加工生产条件恶劣而导致大多数农产品安全卫生条件得不到保障。以油脂加工为例,本研究拟对各产区主要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基础条件进行调查取证,利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提出广东省农产品加工布局建议,为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3.
吴嫦秋  蒋旭红  刘展眉 《材料导报》2012,26(20):50-53,68
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和二乙烯基苯(DVB)为共聚单体,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了Poly(GMA-co-DVB)聚合物微球。考察了振荡方式和配比对聚合物微球形貌和产率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SEM)和红外光谱对微球进行表征,并测定了聚合物微球的环氧基含量。结果表明:在功能单体GMA为20%~60%(摩尔分数)时,合成了稳定、表面光滑、粒径为2.49~3.67μm的单分散功能微球;随着GMA投料比增加,C=O峰面积与C=C峰面积之比逐渐增加,环氧基的特征吸收峰逐渐增强。微球表面环氧基含量从0.9266mmol/g增至2.9122mmol/g。聚合物微球的水解进一步证明在微球表面有反应性的环氧基。  相似文献   
4.
以高交联的聚二乙烯基苯-55(poly(DVB-55))为核,甲苯/乙腈(体积比1∶3)混合溶剂,采用两步沉淀聚合法,在核的表面接枝了具有羧基官能团的较低交联度的壳,得到了单分散或窄分散微米尺度的poly(DVB55)/poly(DVB55-co-methacrylic acid)核-壳微球。结果表明,以甲苯/乙腈混合物替代纯乙腈作为反应介质可以获得比表面积、孔容、接枝量和粒径相对较大的核-壳微球;随着poly(DVB-55)核的用量的增加或反应时间的缩短或单体和交联剂投料浓度的减小,所得的核-壳微球的粒径减小、接枝量降低、粘连程度减小,微球的均匀性则升高。  相似文献   
5.
以棉籽蛋白、丙烯酸和丙烯酰胺为主要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采用溶液聚合法制备了棉籽蛋白接枝共聚丙烯酸-丙烯酰胺高吸水性树脂[P(CP-g-AA/AM)],并对其较佳工艺条件以及综合吸水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制备P(CP-g-AA/AM)的适宜条件为:wCP∶wAA+AM=10%、w交联剂∶wAA+AM=0.1%、w引发剂∶wAA+AM=1.0%、wAA∶wAM=75∶25、AA中和度为80%、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2h。在此条件下合成的P(CP-g-AA/AM)树脂在去离子水中的饱和吸水倍率为1130g/g。  相似文献   
6.
以海藻酸钠和壳聚糖为壁材,通过复凝聚法制备荔枝多酚微胶囊,提高荔枝多酚的稳定性。选取微胶囊包埋率为优化指标,利用正交试验得出最佳制备工艺,并对微胶囊的体外释放性能、温度稳定性及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荔枝多酚微胶囊的最佳制备工艺为:海藻酸钠质量分数3.5%,氯化钙质量分数3%,壳聚糖质量分数2.0%,包埋时间1 h,荔枝多酚质量分数0.8%,所得荔枝多酚微胶囊粒径均一,包埋率为95.74%;该微胶囊在模拟肠液(pH6.86)中具有良好的靶向释放性,3 h后多酚释放率为19.66%,ABTS+自由基清除率为20.30%;且在相同的温度条件下,荔枝多酚微胶囊较未包埋的荔枝多酚具有较高的多酚保留率,提高了2.09%~3.34%,表明荔枝多酚的微胶囊化可有效提高荔枝多酚的温度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跨学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之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基础化学与生物化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例,探讨跨学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这一高校教学改革的新亮点,它的成立可以使有限的实验教学资源得到整合优化,最大限度地使软硬件资源得到共享,这有利于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示范中心具有独立性、层次性与完整性、开放性与自主性、创新性等特点,它的建设大致可按三个阶段进行,中心将会在高校教学中发挥重要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可生物降解高吸水性树脂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简述了高吸水性树脂的生物降解机理及降解性能评价方法,综述了国内外可生物降解高吸水树脂的制备和发展情况,最后指出了其存在的缺陷和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在Cr6+的检测分析中,电镀钝化液是一种特殊复杂样品,其复杂性在于其中含量大量未知的金属离子在比色分析中会和二苯碳酰二肼络合显色,并且样品本身就是具有很深的颜色,并且含有大量络合离子,这些因素干扰了Cr6+的比色分析,对相关产品的RoHS认证很难进行。文章采用络合萃取-比色的方法,用5-Br-PADAP在样品前处理阶段进行络合,然后用萃取分离的方法去掉干扰的金属离子,然后进行比色分析。文中也讨论了萃取时pH的选择。通过萃取-比色法对5种不同厂家的电镀钝化液样品进行加标分析,显示其回收率一般在95%左右,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在高校扩招而教学资源并不能与之相匹配的背景下,高校实验室资源不足尤其明显。通过参照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对化学专业实验室的各项工作进行梳理,编制相应的程序文件和记录表格。实验室工作的标准化使得实验室工作系统化、具有可追溯性、操作性和检查性强,增强了实验室的安全,提高了实验室的资源利用效率,提升了服务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