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1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提出了基于连接单元的数值模拟夹钳轨迹建模方法,采用滑块、铰链和连杆,建立了张臂式数控拉弯多体系统和运动关系几何模型。利用型材拉弯的应变中性层位于模具型面特征位置所在纤维层,推导出等曲率拉弯模具的夹钳轨迹控制参数求解算法,并将结果用于夹钳运动轨迹控制。同时,使用连接单元建立型材拉弯有限元模型,模拟获得了工艺参数对拉弯回弹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的回弹变化趋势吻合,证实了基于连接单元的数值模拟夹钳轨迹建模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无土栽培基质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童贯和  王云  罗勋  刘天骄 《煤炭学报》2010,35(9):1559-1565
以淮南3个不同开采历史矿区的煤矸石为原料,分别与油菜秸杆等废弃资源按体积比(煤矸石∶油菜秸杆)为2∶8、3∶7、4∶6、5∶5 和 6∶4 的比例,配制成3组(每组5个处理)蔬菜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混合基质,采用尼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和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混合基质的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混合基质的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程度随煤矸石所占比重的增加而稍有增加,以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为参比的综合评价结果为优良、安全或轻度污染,基本满足绿色蔬菜生产要求。在混合基质中,Cd和Hg是主要的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因子,Cr、Cu、Pb、Zn和As的污染能力较小。3组混合基质中,相同处理的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大小为:废矿>新矿>老矿。另外,在评价由煤矸石为原料组成的混合基质的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时,应选择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作为参比值,且煤矸石在混合基质中所占的体积比不应超过1/ 2。  相似文献   
3.
现有集中式多跳网络研究对其性能的建模分析较少考虑协议参数的影响,使实际场景中的协议设计缺乏理论依据.针对这一问题,充分考虑网络参数、业务参数、协议参数的影响,建立了集中式多跳网络调度时延模型和有效吞吐量模型.该模型和数值仿真结果揭示了网络节点个数、网络总带宽、业务流数目、平均跳数、控制时隙比例、最大可预约时隙个数等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最后给出了特定网络场景和业务需求条件下的控制时隙比例和最大可预约时隙个数等协议参数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甜菜基因组图谱及甜菜基因序列与其他植物物种的同线性和直系同源性关系,根据甜菜基因序列和相关蛋白序列建立甜菜物种的系统发生树,进而阐明该作物的遗传基础与进化关系.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铝锂合金T8状态冷拉弯成形回弹预测及模具补偿修正技术,并进行T和Z截面的2196-T8511和2099-T83铝锂合金型材拉弯成形试验。将模具回弹补偿修正算法应用于拉弯模具修正,回弹补偿后的零件与样板最大间隙为2 mm,证实了T8状态铝锂合金型材拉弯成形的可行性和理论回弹计算及模具回弹补偿修正算法的有效性,这种方法可以用于拉弯成形及模具设计。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制件成型过程中的层间滑移情况及固化后的回弹变形,首先,利用自行开发的热隔膜成型装置制备了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C型制件。同时,针对热隔膜成型过程建立了三维数值仿真模型;该模型由3个复合材料固化过程子模型构成,包括热-化学模型、层间滑移模型和固化变形模型。然后,在此基础上将固化过程中复合材料性能的时变特性引入到仿真模型中,并将仿真结果与文献中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最后,利用建立的仿真模型对热隔膜成型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实验进行比对,重点研究了成型过程中温度、固化度分布、层间滑移以及固化变形情况。所得结果证明所建立的数值模型对热隔膜成型过程的预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及准确性,可以为后续热隔膜成型参数优化和模具修正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传统棉纤维线密度测量方法效率低、稳定性差的问题,探讨采用激光细度仪对棉纤维进行测量,并选用经典线密度测量方法——中段切断法验证激光法的准确性。选择6种不同马克隆值的棉样进行测试,利用激光细度仪得到投入样品的有效根数和平均直径,并结合线密度的定重制计算出棉样的平均线密度。与中段切断称重法测得的线密度值进行对比,发现细度仪结果比中段切断称重法的稳定性要差,其中对于较低马克隆值棉样两者没有明显差异。认为:细度仪得到的平均直径、根数和马克隆值,与中段法结果进行线性拟合,并通过新样品验证回归方程的准确性,两种方法具有一定的线性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电加热拉弯成形工艺,建立了电热拉弯过程顺序耦合的数值模拟方法,实现了电热转台式拉弯成形过程的多工序、多场耦合数值模拟。并选用动力显式热-力耦合分析算法,基于J-C断裂准则,建立了电热拉弯成形极限与断裂预测的三维实体模型。通过Ti-6Al-4V钛合金挤压T型材电热拉弯成形试验与仿真预测结果比较发现:电热拉弯成形过程中,材料的失效主要发生在预拉伸和补拉伸阶段,失效原因为拉伸力过大;电热拉弯成形极限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加热温度或电流密度、预拉力、补拉伸过程温度或冷却时间和补拉力;预拉伸和补拉伸极限应力的预测相对误差分别为19.7%和19.1%,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飞机球面框型材为异形截面的几何特点,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建立了等效填充离散芯模拉弯成形的有限元模型,通过合理定义边界条件及填充芯模的材料模型,提高了建模效率。根据拉弯过程型材截面弯曲中性层位置不变的假设,建立了夹钳轨迹计算模型,采用位移控制模式对飞机球面框型材拉弯回弹进行了有限元模拟,通过改变中性层位置调整有限元模拟的夹钳轨迹,模拟的回弹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验证了建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型材拉弯成形过程模拟属于高度非线性准静态问题,选择动力显示模块进行数值模拟时,需要考虑模拟分析步时间的敏感性。针对通用的型材拉弯工艺,在模拟分析步时间的敏感性分析基础上,采用ABAQUS/Explicit模块,建立了型材拉弯成形的准静态分析有限元模型。并采用ABAQUS/Standard模块分析预测回弹、侧壁厚度和截面畸变。为验证模拟方法的有效性,采用A-7B数控拉弯成形机完成2024-O铝合金Z型截面型材拉弯试验,测量试验件的回弹量、厚度和截面畸变情况。试验与模拟结果对比表明:补拉伸量对回弹量、厚度和截面畸变的影响趋势一致,其中,回弹量和厚度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3.74%,1.66%。建立的模型能有效地应用于铝合金型材拉弯成形模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