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1.
《物权法》107条规定了所有权人和其他权利人如何追回遗失物的问题。笔者认为:此条规定与善意取得制度无关,我国立法对于遗失物完全不适用善意取得制度。  相似文献   
2.
3.
利用扫描电镜、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等现代测试手段对聚丙烯腈(PAN)原丝及其在预氧化、碳化过程中的微观结构进行分析,探讨了纤维形貌、元素含量及有机基团等在不同热处理阶段的演变情况。研究结果表明:253℃开始出现比较明显的拉曼特征谱线,在有机-无机转变过程中碳元素的含量在60%~70%之间波动,完成转变后碳元素含量大幅增加,达到95%以上;随着热处理的进行,纤维直径逐渐减小,在780℃前减小较少,温度超过780℃后纤维直径大幅减小。这些结果进一步加深了对PAN纤维在预氧化、碳化过程中结构变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生物基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纤维的发展概况、合成、结构、性能及应用领域。生物基PTT纤维综合了锦纶、腈纶、涤纶及氨纶等化纤的优良性能,具有生物可降解性,可循环回收利用,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为了有效提高水稻机器人路径规划精度,提出了 一种基于动态自确定并行模糊聚类鸡群优化算法的水稻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首先,构建基于碰撞威胁度、路径长度和路径平滑度的极坐标水稻机器人路径规划模型,在降低问题求解维度的同时,提高了机器人路径规划的可行性.其次,设计动态自确定并行模糊聚类鸡群优化算法(DMCSO),该算法利用动态...  相似文献   
6.
目的:解决目前食品分拣机器人的视觉伺服控制系统结构复杂、计算量大,无法满足分拣机器人对视觉伺服控制系统的灵活性和适应性的问题。方法:在机器人视觉伺服控制系统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将改进粒子群算法与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食品分拣机器人视觉伺服控制方法。粒子群算法在迭代过程中使用交叉和变异来保持种群多样性,对BP神经网络的初始权值和阈值进行优化。结果:与常规控制方法相比,该控制方法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将食品生产线机器人带到预定位置,位置逼近的相对误差为0.38%。结论:该控制方法在处理较复杂的任务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铁氧体沉淀法是处理含铬废水的有效途径,具有成本低、工艺简单、易于控制和管理等优点。为进一步优化废水处理工艺,为铁氧体沉淀除铬工艺搭建工业级Wireless HART,智能控制药剂计量和投加、铁氧体制备等过程,实现对废水处理流程的远程监控和物联化管理。应用表明,Wireless HART智能处理系统有明显的成本和效益优势,通过优化废水处理工艺,可控制处理后Cr(Ⅵ)质量浓度不超过0.25 mg/L,主要污染物去除率不低于99%。  相似文献   
8.
诃子色素用于染色能够满足人们对颜色的需求,还能赋予被染物一定的药物保健功能,但目前对于诃子色素稳定性的研究较少。文中研究了温度、酸碱度、光照、金属离子、氧化剂和还原剂条件下诃子色素溶液的稳定性。结果表明:pH值对诃子色素溶液稳定性影响较大,诃子色素溶液在酸性或中性条件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诃子色素溶液的光稳定性较好,80℃以上高温会显著降低色素溶液的稳定性;Na~+、K~+、Mg~(2+)、Zn~(2+)、Co~(2+)对诃子色素溶液稳定性影响较小;Fe~(2+)、Fe~(3+)、Ag~+、Cu~(2+)易导致色素变色;还原剂NaHSO_3对色素溶液的稳定性没显著影响,氧化剂H_2O_2对色素溶液的稳定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
余晓兰  徐跃进 《机械设计与制造》2021,370(12):282-286,292
为了使机器人的工作适应人的特性,必须建立机器人的控制系统.作为在双臂机器人系统中的广泛应用的重要问题之一,阻抗控制重要的受限条件是缺乏一个广泛接受的框架来综合阻抗控制参数,以确保稳定的接触过渡和相互作用过程,并确保期望的接触性能.以此为出发点,这里提出一种新设计、规划和编程框架为双臂人形机器人的阻抗一致性控制提供高效和灵活的算法和工具,促进未来双臂机器人在复杂装配任务中的应用.通过对新型工位机器人双臂系统的初步测试,验证了该框架的适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叙述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职业精神培育的必要性及存在的问题,从提升顶层设计能力、加强校企融合管理、借力企业文化载体和借力校企合作实践平台等方面提出了"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职业精神培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