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采用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薄层层析法研究猪屎豆种子胶多糖的单糖组分及其含量,实验结果表明,猪屎豆种子胶多糖主要是由半乳糖和甘露糖组成的半乳甘露聚糖,气相色谱法测定其单糖组分百分含量分别为25.377%和60.282%;半乳糖与甘露糖物质的量的比为1:2.375。液相色谱测定其单糖组分百分含量分别为29.261%和70.739%;半乳糖与甘露糖物质的量的比为1:2.417。结论:气相色谱法与HPLC 测定结果非常接近。该方法简便、实用、可靠,适用于半乳甘露聚糖的单糖组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乌榄果实挥发油进行提取,运用毛细管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法结合计算机检索对乌榄果实挥发油进行成分分析和鉴定,经毛细管色谱分离出43 个峰,共确认了其中41 种化合物,所鉴定化合物的含量占全油的97.8%。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其化学成分主要为:1- 甲基-2-(1- 甲乙基) 苯、D- 柠檬烯、α- 侧柏烯、α- 蒎烯、己酸、己醛、石竹烯、氧化石竹烯、1- 戊醇、1- 己醇、β - 水芹烯、古巴烯、α- 蛇麻烯、2- 戊基- 呋喃、壬醛、杜松烯、(-)- 斯帕苏烯醇和[1R-1 α,4a β,8a α]- 十氢-1,4a- 二甲基-7-(1- 甲基乙缩醛基)-1- 萘醇,以上十六种化合物占其挥发油总量的85.88%。  相似文献   
3.
西梅果皮色素的提取工艺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L9(34)正交试验确定了西梅果皮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同时考察了光照、温度、氧化还原剂、酸碱和食品添加剂等对其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色素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剂0.5%盐酸乙醇,浸提温度70℃、浸提时间5h,料液比1:10;西梅果皮色素紫红色,该色素对光和熱稳定性较好,常用食品添加剂如糖类、山梨酸钾、苹果酸钠对色素的色泽无不良影响,Zn2 、K 、Ca2 、Mg2 、Na 和Cuz 对西梅果皮色素无不良影响,pH值对色素的稳定性影响较大,在酸性条件(pH<4)下该色素较稳定,Fe3 、氧化还原剂、日光对该色素有一定减色作用.  相似文献   
4.
佘建保 《安徽建筑》2002,9(3):99-100
叙述了电力变压器两种调压分接开关施工安装的要求、运行故障的处理、检测内容步骤以及检修调试的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