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9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
有些人经常把团队和群体混为一谈,实际上团队和群体之间既有有根本的区别又有联系。本文通过时下一部流行的美国电视剧《越狱》,对团队和群体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为探明不同有机物料对土壤有机碳组分和呼吸速率的影响,研究了等碳量添加生物炭、秸秆、生物炭+秸秆条件下烤烟生长过程中土壤总有机碳(TOC)、易氧化有机碳(ROC)、可溶性有机碳(DOC)、微生物量碳(MBC)含量及土壤呼吸速率的动态变化,分析了土壤各有机碳组分之间及其与土壤呼吸速率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与单施化肥相比,等碳量添加有机物料后土壤各有机碳组分含量以及土壤呼吸速率均显著提高;添加有机物料的3个处理中,单施生物炭处理土壤TOC含量最高,CO2排放量最低;单施秸秆处理土壤活性有机碳(AOC)占TOC的比例及CO2排放量最高,但TOC含量最低;生物炭+秸秆处理土壤TOC含量显著高于添加秸秆处理,AOC含量显著高于单施生物炭处理,且CO2排放量显著低于单施秸秆处理。土壤ROC、DOC、MBC之间关系密切,三者与土壤呼吸速率均呈显著正相关。由此可见,等碳量添加有机物料条件下,生物炭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的固存,可减少CO2的排放,但短期内对提高土壤AOC的效果不如秸秆直接还田明显,而秸秆直接还田对土壤AOC含量的提升效果最好,但会增加CO2的排放,两者配施既提高了土壤AOC的含量,又减少了CO2的排放。   相似文献   
3.
通过MoO3与TiO2相互支撑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多孔钼钛氧化物, 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该材料结构在随焙烧温度变化过程中的转变机制, 通过XRD、BET、FESEM、TG/DTG等表征分析, 当焙烧温度低于600℃时, MoO3呈固体状态, 通过MoO3与TiO2相互支撑可以制备出比表面积高达182 m2/g的介孔钼钛氧化物, 可负载更多分散良好的MoO3, 其加氢脱硫性能显著优于常规浸渍法制备的催化材料; 当焙烧温度高于600℃时, MoO3呈熔融状态, “自支撑效应”消失, 钼钛氧化物孔结构发生坍塌。  相似文献   
4.
以GPS/INS紧耦合组合导航系统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一种GPS/INS自适应滤波算法。针对扩展Kalman滤波存在的对模型较大的系统误差估计性能较差和系统估计精度不高等问题,采用RBF神经网络辅助EKF导航滤波器,实现自适应的导航参数解算。仿真结果表明,采用了辅助滤波器的算法比扩展Kalman滤波算法所获得的导航精度和...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生物炭和秸秆对植烟土壤养分和有机碳库的关系,采用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等碳量的生物炭、腐熟秸秆、生物炭与腐熟秸秆配施对不同耕层土壤养分及有机碳库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等碳量的生物炭和腐熟秸秆处理后,不同耕层土壤除碱解氮外其他速效养分及碳库指标较常规化肥对照(CK)明显增加。单施生物炭处理对0~30 cm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质量分数)的提升效果大于腐熟秸秆,而单施腐熟秸秆处理的不同耕层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及微生物量碳含量较单施生物炭处理均有所提高;生物炭与腐熟秸秆混施处理的10~20 cm耕层土壤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和总有机碳含量较单施腐熟秸秆处理分别提高22.26%、6.08%、8.68%和9.20%,且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可见,单施生物炭和单施腐熟秸秆对植烟土壤均有一定的改良作用,但二者混施的改良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6.
在大气降水、土壤含水量、肥力及土壤理化性质相同的情况下,研究不同渗灌管管距和渗灌管埋深对番茄生长状态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拉链式渗灌管的间距为50 cm、埋深为30 cm时,西红柿的长势及产量达到最优效果。渗灌管的间距越大,产量越低。同时可知,渗灌管30 cm埋深最适宜西红柿的生长。通过试验分析,对寻求番茄最佳灌溉处理模式,提高农业生产率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我国大多数的灌溉面积仍采用不同形式的地面灌溉。传统的地面灌溉包括畦灌、沟灌、格田淹灌和漫灌,由于田间灌溉工程设施不完善,土地不平整,灌溉管理粗放等问题,水的浪费相当严重。地面灌溉不仅是发展中国家广泛应用的灌水技术,在发达国家也是主要的灌水方法。如美国,1997年地面灌溉面积仍占总灌溉面积的50.7%。随着土地集约化规模经营的发展,大型农业机具的使用以及激光平地技术的应用,使得地面灌溉在灌溉均匀度和灌溉效率两方面都有很大提高。计算机技术在地面灌溉管理和设计中的应用,为改进地面灌溉提供了更有力的工具。同时一些先进的地面灌水技术,如波涌灌溉技术、水平畦田灌溉技术和田间闸管系统等,在发达国家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的节水效益。  相似文献   
8.
浅谈河道生态护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道生态护岸的设计原则和宗旨是确保河道基本功能,恢复和保持河道及其周边环境的自然景观,改善水域生态环境,改进河道亲水性,提高土地的使用价值。在城市河道治理中,河道生态护岸已被广泛采纳,并在大力推广之中。  相似文献   
9.
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是广泛污染玉米、小麦、大米等谷物的真菌毒素之一,主要由镰刀菌属产生。该研究选择姜黄素为光敏剂构建光动力技术(Photodynamic Inactivation,PDI),探究姜黄素浓度、光照能量和溶液pH对PDI抑制禾谷镰刀菌生长及其在玉米中产ZEN的影响。同时,从ZEN毒素含量变化和禾谷镰刀菌失活两个角度分析PDI抑制禾谷镰刀菌产ZEN的机制。结果表明,在50.00 μmol/L姜黄素和43.0 J/cm2光照能量作用下,ZEN含量从空白对照玉米中的1.15 mg/kg降低至光动力处理组中的0.58 mg/kg,降幅达49.56%,且继续增加姜黄素浓度能够完全抑制ZEN的生成。深入分析表明,PDI对禾谷镰刀菌的灭活作用是其抑制玉米中ZEN产生的主要原因,尤其当姜黄素浓度≥70.00 μmol/L,光照能量为43.0 J/cm2时,禾谷镰刀菌被完全灭活。因此,该研究证实光动力技术能够有效地杀灭禾谷镰刀菌,抑制ZEN的产生,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