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25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本研究比较了超声辅助水解与振荡水浴水解提取橄榄果渣中羟基酪醇的工艺。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提取温度、盐酸浓度、料液比和水解时间为因素,以羟基酪醇提取量(mg/g)为指标,运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羟基酪醇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88 ℃、盐酸浓度1.2 mol/L、料液比 1:36 g/mL、水解时间86 min,此时羟基酪醇的实际提取量为(3.38±0.12) mg/g,与理论值无明显差异。经UPLC检测方法学考察,羟基酪醇在1.28~203.40 μg/g内线性范围关系良好,精密度与稳定性均达到检测要求。本研究对橄榄果渣中羟基酪醇提取工艺条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强  龙洁  任彦荣  王存  彭荣  袁君 《食品科学》2015,36(12):17-21
利用响应面试验对在溶剂体系中脂肪酶Lipozyme RM IM催化玉米胚芽油与阿魏酸酸解制备阿魏酰基脂肪酰基结构酯的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在摇床转速为220 r/min的条件下,选取投料比(阿魏酸与玉米胚芽油质量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3 个因素作为考察对象,以阿魏酸转化生成阿魏酰基脂肪酰基结构酯的得率为考察指标,运用Design-Expert软件的星点设计功能进行试验设计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 个因素均为影响阿魏酸酯化的显著因素;经响应面分析可确定最优值为投料比8.9∶1(g/g)、反应温度76.0 ℃、反应时间28.1 h。该条件下的平均得率达59.1%,与响应面拟合方程的得率预测值58.8%吻合良好。在煎炸过程中新制备的结构酯产生较低的聚合物,同时其具有较高的贮藏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罗非鱼肉蛋白酶解液的制备及体内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强  李贵节  赵欣  任彦荣 《食品科学》2014,35(5):199-203
采用木瓜蛋白酶酶解罗非鱼肉蛋白,通过测定不同剂量罗非鱼肉蛋白酶解液的还原力,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 radical 2,2-diphenyl-1-(2,4,6-trinitrophenyl)hydrazyl,DPPH)自由基、·OH和O2-·清除率及对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小鼠的抗氧化作用,评价罗非鱼肉蛋白酶解液的体内外抗氧化特性。结果表明:罗非鱼肉蛋白酶解液具有较高的还原力,清除DPPH自由基、·OH和O2-·的半数有效质量浓度分别为1.57、1.68 mg/mL和2.76 mg/mL;罗非鱼肉蛋白酶解液能显著提高小鼠血清和肝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和总抗氧化能力(P<0.05),同时使血清和肝脏组织中的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罗非鱼肉蛋白酶解液有较强的体内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4.
温度感应型微胶囊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温敏物质N-异丙基丙烯酰胺和丙烯酰胺为壁材,环己烷为分散介质,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温度感应型微胶囊。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乳化剂的量、搅拌速度、物料比及交联剂的量对微胶囊制备的影响,确定了微胶囊制备工艺条件的最佳范围。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韩家湾煤矿煤层地质条件的分析,综合考虑国内综采设备的发展现状,确定了能够同时适应1-2,3-1煤层开采的液压支架架型为ZY10000/16/35型掩护式液压支架,并对支架方案进行了详细设计。  相似文献   
6.
7.
新型抗凝血生物材料的合成及其血液相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柄灿  霍丹群  饶佳家  任彦荣 《功能材料》2004,35(5):649-650,653
以聚丙烯酰胺和肝素作为单体,通过溶液共混合成了侧链液晶聚丙烯酰胺,并与聚醚氨酯交联共混.制得了聚醚氨酯/液晶抗凝血复合膜材料,并通过IR、DSC、SEM对复合膜材料的液晶性进行了表征。将复合膜用于体外实验。通过观察溶血率和复钙化时间来对其血液相容性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液晶复合膜具有较好的抗凝血性能。  相似文献   
8.
韩家湾煤矿矿山压力显现规律与工作面安全开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韩家湾煤矿浅埋煤层开采支架的适应性,总结了厚松散层覆盖层浅埋煤层综采工作面的矿压显现规律.同时针对目前顶板的支护状况和顶板灾害危险,提出了提高支架初撑力等改进措施,为实现厚松散层覆盖浅埋煤层综采工作面安全开采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无核紫葡萄干燥特性及其总酚含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自然晾晒、烘箱干燥和热风对流干燥3 种常见干燥方法对新鲜无核紫葡萄进行干燥,研究无核紫葡萄干燥特性及其动力学模型,探讨不同干燥方式和温度(50~70 ℃)等因素对无核紫葡萄失水特性的影响,进一步评价干燥方式对无核紫葡萄总酚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热风对流干燥较好地保留了无核紫葡萄的总酚含量;Henderson-Pabis模型(单项扩散模型)能较好地拟合新鲜无核紫葡萄在自然晾晒、烘箱干燥和热风对流干燥3 种常见干燥方法下的干燥规律;其有效水分扩散系数在1.411 9×10–10~4.297 3×10–10 m2/s之间。本研究准确地测定了无核紫葡萄干燥过程的含水率及失水速率变化,为无核紫葡萄干燥过程的优化和含水率在线检测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基于火锅底料实际生产状况,对比不同温度、压力、加热面积对产品油脂氧化指标、脂肪酸组成、微生物及货架期的影响。结果表明:0.1~0.5 MPa低压条件可抑制油脂的水解氧化,氧化指标随着压力的升高呈现下降趋势,反式脂肪酸含量下降13%,当压力超过100 MPa后,油脂的氧化速率则会明显加快,产品货架期较常压条件下缩短26%。80~120 ℃内总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unsaturated fatty acid,UFA)/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SFA)总体变化不明显,随温度进一步升高至140 ℃,UFA/SFA下降了13.1%(与120 ℃时相比);160~180 ℃范围内油脂氧化速率较为平稳,但持续的高温也会引起反式脂肪酸的增加;随着温度的升高,产品货架期呈缩短趋势。相比温度与压力,加热面积对火锅底料产品氧化、脂肪酸组成以及货架期均无较大影响。研究结果可为火锅底料等高脂调味品的生产技术和风险性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