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2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比较仿野生种植三叶青不同部位中总黄酮含量、抗氧化活性以及抗炎能力差异。方法:采用醇提工艺对仿野生种植三叶青茎叶、块根、根须进行提取,比较不同部位间总黄酮含量差异;通过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羟自由基清除实验以及铁离子还原力测定,比较仿野生种植三叶青不同部位间抗氧化能力的强弱;采用脂多糖(LPS)诱导RAW264.7细胞作为炎症模型,通过细胞NO的释放量比较仿野生种植三叶青不同部位间的抗炎能力差异。结果: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测得仿野生种植三叶青茎叶、块根、根须总黄酮含量分别为11.86±0.23、8.48±0.10、7.52±0.02 mg·g-1;建立三叶青HPLC指纹图谱,共标定了10个共有峰,通过对照品指认出6号峰为芦丁、8号峰为槲皮素、9号峰为山奈酚,并对其含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块根中三种指标成分含量均最高,其次根须,茎叶最低。检测仿野生种植三叶青不同部位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以及羟自由基的IC50值,茎叶分别为0.2107、0.2315、0.7625 mg/mL;块根分别为0.3134、0.3758、0.8967 mg/mL;...  相似文献   
2.
目的:优化野木瓜中总皂苷的提取工艺,并为野木瓜总皂苷活性组分在美白化妆品中的后续开发应用奠定基础。方法: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乙醇浓度、液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为优化因素,总皂苷得率为评价指标,Box-Behnken法优化野木瓜总皂苷提取工艺;依次用不同极性溶剂对其提取物进行萃取,硅胶柱色谱层析进行分离,获得不同活性组分,MTT法检测B16细胞的增殖抑制能力,多巴氧化法检测酪氨酸酶活性。结果:各因素对野木瓜总皂苷得率影响顺序为: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液料比>提取时间;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79%,液料比25:1 mL/g,提取温度81℃,提取时间89 min,总皂苷平均得率为2.16%;各萃取部位中正丁醇部位对细胞增殖和酪氨酸酶活性抑制效果最好,效果优于对照品熊果苷(P<0.05),其IC50分别为86.61和69.09 μg/mL;正丁醇部位分离得8个活性组分,其中组分Fr.6对B16细胞增殖和酪氨酸酶活性抑制效果最好,IC50分别为80.93和58.99 μg/mL,且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效果较分离前的正丁醇部位更好(P<0.05)。结论:本文探讨了野木瓜总皂苷的最佳提取工艺,获得的活性组分Fr.6具有良好的美白活性,在美白化妆品产品开发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