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4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索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中重度痤疮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的方法将78例中重度痤疮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9例,给予ALA-PDT治疗,采用波长632.8nm的红光照射,每周治疗1次,共治疗3次;对照组39例,口服维胺脂治疗,每次50mg,3次/d,连续服用6周。在治疗2、4、6周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判断和比较,同时记录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经过3次治疗,总有效率94.9%;对照组于6周总有效率69.2%,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复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的副作用表现为红斑、肿胀,部分患者出现轻微渗出及暂时性色素沉着,所有病例均未出现溃疡和瘢痕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ALA-PDT治疗中重度寻常性痤疮的疗效明显优于口服维胺脂,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中重度痤疮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淋病及非淋菌性尿道炎等性传播疾病的流行,性病后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逐渐增多,而且许多患者久治不愈,伴有不同程度的性功能障碍。本文结合我科于2000年5月~2002年12月应用泽桂癃爽胶囊对116例性病后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进行治疗的情况,对泽桂癃爽胶囊治疗性病后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以及其改善性功能的作用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囊肿痤疮时5-氨基酮戊酸(ALA)的最适浓度。方法采用随机方法将116例囊肿痤疮患者分为3个治疗组,给予ALA的浓度分别为5%、7.5%、10%,均采用波长632.8 nm的红光照射,每周1次,共4次。结果在治疗结束后2周、1个月、3个月,7.5%和10%浓度组间疗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这两组与5%浓度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良反应为红斑、肿胀,部分患者出现轻微渗出及暂时性色素沉着,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溃疡和瘢痕。结论结合临床有效率及安全性,ALA-PDT治疗囊肿痤疮宜采用7.5%的浓度。  相似文献   
4.
遗传过敏性皮炎52种变应原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对93例遗传过敏性皮炎患者进行了52种变应原皮试检测,其中男52例,女41例,年龄3~47岁,病程1~15年。方法采用广州医学院附二院制备的变应原,分吸入物组、食物组、水果组及细菌组进行皮试检测。以上臂外侧皮肤为受试区,用结核菌素注射器及皮内针头...  相似文献   
5.
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特异性IgE及甲状腺自身抗体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在特发性慢性荨麻疹和已知特异性过敏原慢性荨麻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敏筛过敏原检测系统和放射免疫法,对120例慢性荨麻疹患进行血清特异性I姬及甲状腺自身抗体的检测。结果:86例血清特异性IgE阳性的慢性荨麻疹患中,23例(26.7%)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阳性;18例(20.9%)促甲状腺受体自身抗体(TRAb)阳性。34例血清特异性IgE阴性的慢性荨麻疹患中,10例(29.4%)TPOAb阳性;8例(23.5%)TRAb阳性。两组慢性荨麻疹的TPOAb及TRAb均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但两组之间的TPOAb及TRAb阳性率比较,均无显性差异(P均>0.05)。结论:部分特发性慢性荨麻疹和已知特异性过敏原慢性荨麻疹的发病均可能有自身免疫机制参与。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泽桂癃爽胶囊治疗性病后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及对性功能改善的作用。方法随机将116例性病后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分为两组,A组口服泽桂癃爽胶囊加敏感抗生素治疗,B组单纯用敏感抗生素治疗。并于治疗前后进行前列腺按摩液(EPS)常规检查和应用美国国立卫生院(NIH)前列腺炎症状评分以及国际勃起功能指数(IIEF)积分评估疗效。结果A组总有效率87.9%(51/58);B组总有效率84.5%(49/5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A组的射精痛、小腹痛及会阴痛消失率均优于B组,差别有显著意义(P均<0.05)。A组IIEF积分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IIEF积分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泽桂癃爽胶囊治疗性病后慢性前列腺炎对临床症状的缓解及性生活质量的改善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别嘌醇致药疹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别嘌醇药疹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情况、病程、并发症及预后。结果别嘌醇所致药疹潜伏期长、病程长、疹型多样、皮损严重、易反复,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结论别嘌醇所致药疹通常是一种重症药疹,及时停药和早期使用足量糖皮质激素有助于预后的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疗效及其对外周血IL-23/Thl7轴的影响,探讨NB-UVB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对本院48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采用NB.UVB治疗20次,以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PASI)评分评价疗效;采用三色法流式细胞仪检测健康对照组及患者治疗前后的外周血Thl7细胞,同时采用ELISA法检测IL-17及IL-23的水平。结果患者NB-UVB治疗前后评分明显下降[(8.12±4.05)分vs(3.98±2.03)分,P〈0.0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Th17细胞百分比[(2.78±1.93)%vs(0.98±0.56)%]、IL-17[(23.85±7.98)ps/mlVs(6.53±4.26)pg/m1]及IL-23[(29.73±12.08)pg/ml vs(16.73±8.91)pg/m1]的水平明显增高(P〈0.01),NB.UVB治疗后外周血r111117细胞的百分比[(1.134-0.51)%],血清IL-17的水平[(8.03±5.01)pg/ml]及IL-23的水平[(17.03±9.85)pg/ml]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其水平高低与PASI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NB.UVB照射可能通过调节患者IL-23/Th17轴而发挥治疗银屑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探讨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瘙痒的临床特征。采用瘙痒综合调查问卷对100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采用问卷方式进行调查分析。84%的患者基本每天出现瘙痒,81%的患者夜间及傍晚出现瘙痒,98%的患者曾用过抗组胺药,瘙痒伴随症状主要有灼热感(44%)、出汗(15%),74%的患者感到烦躁,65%的患者注意力不集中,11%的患者感到压抑。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瘙痒在发作频率、时间、程度、部位、伴随症状及对治疗的反应等方面均有一定的临床特征。  相似文献   
10.
遗传性皮肤病包括近1000种不同表型的疾病,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及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进展,本领域产生了许多重大突破。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大多数单基因遗传皮肤病的基因缺陷已被探明。 我国皮肤病学家近10年来非常重视遗传性皮肤病的研究工作,现已在国外杂志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并在几种疾病的研究上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