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6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6 毫秒
1.
报告36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血浆心钠素、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水平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①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血浆心钠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值(P<0.0l);②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中并发高血压者与血压正常者血浆心钠素水平相近,但均高于对照组(P<0.01);③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活性增高,但心钠素与醛固酮无明显相关。提示血浆心钠素测定在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早期服用开博通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近期效果。资料与方法201例急性心肌梗塞症状后24小时内入院且无明显低血压患者,自入院开始后在接受常规治疗基础上,128例加服开博通(治疗组),60例加服安慰剂(对照组),均治疗4周。结果治疗组中前壁梗塞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梗塞延展发生率、4周病死率以及1年院外猝死率均低于对照组前壁梗塞患者,而下壁梗塞患者无此差异;治疗组中下壁梗塞患者并发房室传导阻滞者高于对照组下壁梗塞患者,而前壁梗塞患者无此差异。结论开博通能降低前壁梗塞患者的住院期重要并发症及早期病死率,且能降低1年院外猝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a2+在高温诱导海马神经元凋亡中的作用,为丹曲林钠在热致脑损伤疾病中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体外建立高温诱导原代培养的海马神经元凋亡模型,应用Ca2+特异性阻断剂丹曲林钠,观察其对神经元凋亡率、细胞内Ca2+荧光强度及其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丹曲林钠能够明显降低高温处理后海马神经元的凋亡率;42℃处理并加入丹曲林钠组的扫描结果显示,Ca2+荧光强度为107.35±6.0,较正常培养的细胞内Ca2+荧光强度(159.12±33.8)明显降低,加入丹曲林钠20~25s后Ca2+浓度即开始下降,约50s后下降至最低值,然后稳定于低于原来基线的水平。结论丹曲林钠在高温诱导的海马神经细胞凋亡中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在预防热致脑损伤疾病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基层医院开展心脏介入治疗103例体会山东省泰安市中心医院心内科(271000)王凤珍吴云赵庆平李金龙杜波王咏梅马长生1)我院自1993年1月始相继开展了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经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  相似文献   
5.
颅内脂肪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颅内脂肪瘤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少见良性病变,临床表现多样,且无特异性。但由于本病具有典型的CT/MRI表现,易于诊断。但在治疗方面存在争议,我科于1994年至2005年共收治11例患者,本文报告相关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又对本病的诊断、治疗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6.
选择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37例,根据治疗结果分为梗塞相关动脉再通组与未通组,观察了两组溶栓治疗前及溶栓后6小时的QT离散度(OTd)。结果显示,两组溶栓治疗前QTd均明显增大,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未通组治疗前后QTd无显著差异(P>0.05),再通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缩小(P<0.001),与未通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提示成功的溶栓可明显缩小局部心肌复极差异性,降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测量溶栓治疗前后QTd变化可以判断溶栓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大小与瘤腔和载瘤动脉内血流速度的相关性。方法将15个颅内动脉瘤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影像学资料存入计算机内,用图像处理软件测出图像中选定区域像素随时间变化的密度值,并绘成时间一密度曲线,从曲线方程中求出曲线的流入系数Ka值并进行统计分析,以了解不同大小动脉瘤腔内的血流速度。结果标志瘤腔内血流速度的动脉瘤中心区域Ka值(ACKa值)与动脉瘤大小呈负相关,r=-0.521,P=0.046(双侧)。动脉瘤大小与载瘤动脉内标志血流速度的Ka值(PKa值)无相关性,r=0.107,P=0.704(双侧)。结论动脉瘤腔越大,动脉瘤中心部位的血流越慢;动脉瘤腔越小,血流速度衰减越少,瘤腔中心区的血流速度越快。而载瘤动脉内的血流速度与动脉瘤大小无关。这一结果可用于评估动脉瘤的自然转归、栓塞治疗效果,并能对动脉瘤的复发原因做出部分解释。  相似文献   
8.
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随访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再通、出血等问题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随访的必要性。方法选择用GDC或EDC、MDS、Matrix微弹簧圈行血管内栓塞的颅内动脉瘤患者102例,共114个动脉瘤,112个动脉瘤行血管内栓塞,2例多发性动脉瘤患者各有1个小动脉瘤未行栓塞。随访时间为术后1个月至6.5年,平均10.5个月。随访方法为DSA,将随访时的DSA资料与栓塞术后即刻DSA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初始治疗的动脉瘤闭塞率为100%的58个(51.79%),≥95%的37个(33.04%),〈95%的17个(15.17%)。栓塞治疗后弹簧圈稳定的动脉瘤87个(77.68%),残腔体积缩小6个(5.36%),再通19个(16.96%)。采用GDC或EDC栓塞的90个动脉瘤中,14个再通(15.56%)。闭塞100%、≥95%和〈95%的动脉瘤,再通率分别为4.08%、26.67%和36.36%,三者之间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对术后再通的动脉瘤,9个及时补充GDC栓塞后均未发生再出血,而继续观察的5个动脉瘤中,有1个不全闭塞者发生迟发性再出血。随访结果,经MDS栓塞治疗的18个动脉瘤中,5个再通。采用Matrix微弹簧圈或Neuroform支架+Matrix微弹簧圈治疗的4个动脉瘤,无论是近乎完全闭塞还是不完全闭塞,DSA均显示动脉瘤完全闭塞。结论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再通与初始治疗的闭塞程度、栓塞材料等因素有关。对闭塞不完全的动脉瘤,应通过DSA进行随访,若明显再通,需及时补充栓塞。  相似文献   
9.
颅内动静脉畸形血管构筑特征与出血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颅内动静脉畸形(AVM)首次出血相关的血管构筑特征。方法回顾性研究277例颅内AVM患暂(281个颅内畸形团)的临床表现,其中出血组畸形团167个(59.4%),非出血组114个(40.6%),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脑血管造影的血管构筑特征,采用单因素和多闪素分析模式对其进仃统计学分析。结果单因素统计分析表明,小畸形团(〈30mm)、幕下畸形、深部畸形、单支深静脉引流、单支静脉引流、引流静脉直径/供血动脉直径r≤2与出血表现具有卡相性;引流静脉扩张、狭窄及合并颅内动脉瘤与畸形出血无关。当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时,只有小畸形团(OR:3.72;95%CI:1.76~7.85)、幕下畸形(OR:6.54;95%CI:2.07~20.72)、r≤2(OR:2.55;95%CI:1.32~4.94)与出血表现相关(P〈0.01),当r≤1.5时,OR为7.08(95%CI:2.90~17.27,P〈0.001)。结论位于幕下、小畸形团、引流静脉直径/供血动脉直径r≤2是颅内AVM出血的高危因素,当r≤1.5时,颅内AVM出血的风险更大。  相似文献   
10.
GCS 3~5分幕上单纯硬膜外血肿病人的救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GCS3~5分特重型颅脑伤中幕上单纯硬膜外血肿病人的救治方法。方法脑外伤致GCS3~5分幕上单纯硬膜外血肿共28例,其中A组10例采用单纯血肿清除术,B组18例采用血肿清除及大骨瓣减压术,术后早期行小剂量多次脱水以及扩血管药物、高压氧等治疗。术后24h复查CT。结果A组病人均出现严重脑梗塞以及脑水肿,死亡9例(90%),B组病人也全部出现脑水肿,其中10例出现脑梗塞。但大部分病例较A组程度轻,严重脑梗塞以及脑水肿6例(33%)均死亡。结论GCS3~5分特重型颅脑伤单纯硬膜外血肿病人术后脑水肿及脑梗塞发生率极高.故应行大骨瓣减压术,术后早期给予小剂量多次脱水及血管扩张药等,可明显降低病人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