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CHI)是新生儿期持续低血糖的最常见原因,对其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目前已鉴定出与其相关的几种基因。治疗CHI的常用药物有二氮嗪、奥曲肽、胰高血糖素等。内科治疗无效者常需行外科手术。18F左-旋多巴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技术的应用为术前确认其组织学类型、选择手术方式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现就近年来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分子生物学和诊治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诱导的周围神经病目前仍较为少见, 可能是免疫疗法导致的自身免疫反应所致, 也可能与神经系统和肿瘤细胞存在共同抗原有关。该文报道1例PD-1抑制剂诱导的周围神经病同时合并胰腺损伤病例。患者为青年男性, 应用PD-1抑制剂后出现胰腺损伤、糖尿病性酮症, 同时合并周围神经病, 肌电图见多发周围神经损害, 脑脊液见蛋白-细胞分离, 神经节苷脂抗体谱阴性, 予以糖皮质激素及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联合胰岛素治疗后好转。本病例以神经系统不良事件起病, 症状缺乏特异性, 且进展迅速、病情凶险, 但激素及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有效, 因此应提高临床医师对PD-1抑制剂诱导的周围神经病的识别和处置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元化健康教育对农村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4月浦东新区祝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糖尿病护理门诊就诊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指导,实验组采用多元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糖尿病知识问卷(DKT)得分、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得分和血糖控制情况。结果干预6个月后,对照组DKT得分、足部护理行为较本组干预前有所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DKT得分、饮食管理、运动管理、血糖监测、用药管理、足部护理和血糖控制情况均优于本组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多元化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善农村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从而更好地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4.
薛瑜  毛萌  熊英  杨凡  母得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21(11):1359-1360
简要介绍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的基本原理及理论基础,进而探讨该教学模式在继续医学教育中的应用。通过总结国外学者进行的相关研究,提出此教学模式在继续医学教育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有必要在我国的继续医学教育中推广和开展此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收益。  相似文献   
5.
薛瑜 《中国医药指南》2012,(24):655-656
目的探讨如何为住院患者创造一个安静的休养环境。方法采取严格执行陪客探视管理制度、工作人员严格执行保持有关安静的制度、患者严格遵守住院规则等等措施。结果通过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等的共同努力,病区的安静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睡眠和休息得到了保障,患者的满意度提高了。结论清静的环境能减轻患者的烦躁不安,使之身心闲适地充分休息和睡眠,同样也是患者(尤其是重症或手术患者)康复、医护人员能够专注有序地投入工作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比分析吡嗪酰胺和左氧氟沙星治疗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入院病例号为编号,根据随机数字表,将169名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84例,观察组85例。对照组采用吡嗪酰胺治疗,观察组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检测治疗前后尿素氮(BUN)、肌酐(Scr)、血尿酸(BUA)和血药峰浓度;取患者晨起清洁中断晨尿,检测尿微量白蛋白(mAlb)。进行痰涂片检查,观察痰菌减少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后BUA检测值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BUA检测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患者治疗后mAlb检测值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mAlb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痰菌转阴率为81.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14%(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药峰浓度为(14.03±1.12)μ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12±2.34)μg/mL(P<0.05)。结论 左氧氟沙星治疗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疗效显著,且较吡嗪酰胺治疗肾脏损伤小,但在血药峰浓度升高时应密切观察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食管贲门癌病人的出院指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139例食管贲门癌手术病人出院时,护士根据不同病人进行了针对性强、重点突出、通俗易懂的出院指导,以巩固手术疗效,延长病人的生命。作者重点阐述指导的内容,形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薛瑜  陶于洪 《四川医学》2009,30(11):1828-1828
1临床资料 患儿,男,4岁磊个月。因反复咳嗽1个月,加重伴气促20d入院。患儿1个月前受凉后发热,体温39.0℃,伴阵发性咳嗽、纳差、多汗。20d前咳嗽加重,伴气促,当地医院先后输青霉素、头孢他定及头孢呋辛、阿奇霉素等治疗病情无缓解。既往无结核病史,无特殊药物及毒物接触史。体检:T37.2℃,HR98次/min,R35次/min,BP85/60mmHg,体重16kg。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 QOL)及影响因素,为提高患者QOL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欧洲癌症患者QOL核心量表(EORTC-QLQ-C30)对我院普外科97例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通过电话回访进行问卷调查,将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将直肠癌患者的数据与常规模型人员进行比较后发现,直肠癌术后的患者在生理功能以及社会功能方面的得分明显低于常模(P<0.01),腹泻症状得分则明显高于常模(P<0.01)。各个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显示:心理健康状态、术后自理能力、排便规律情况与患者的QOL呈现正相关,术后并发症造成的影响与患者的QOL呈负相关。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心理状态、排便情况和造口并发症是患者总体QOL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医务人员不仅要保证患者治疗的生存率,同时要考虑提高患者术后的QOL,尤其是要给予患者精神和心理上的支持,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