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3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硬膜外置管间断注药治疗带状疱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和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严重疼痛性疾病。我院采用硬膜外腔置管连接注药泵 ,由病人控制间断注药 ,并配合全身和局部治疗带状疱疹 35例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35例中男 18例 ,女 17例 ,年龄 45~ 75岁 ,均为一侧发病 ,病变位于胸腰部者 30例 ,上肢和颈部者 5例。病变部位已出疱疹并有部分破溃者 2 5例 ,仅出红丘疹而未出疱疹者 10例。住院治疗者 2 0例 ,门诊治疗者 15例。方法  35例病人均根据病变部位选择相应的椎间隙行硬膜外穿刺 ,向头端置管 5cm ,首次注入 2 %利多卡因 5ml、地塞米松 5mg、维生素B1 …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严重创伤患者中心静脉插管相关性感染因素进行分析,为制定预防治疗对策、降低感染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对医院2009年1-12月及2010年1-12月中心静脉插管感染患者进行随访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开始目标监测并实施一系列干预措施后,感染发生率由2009年的11.9%下降至2010年的5.4%;无菌操作不严格、不重视插管的护理、患者免疫力下降等是引起中心静脉插管相关性感染的主要原因.结论 针对严重创伤患者中心静脉插管的感染相关性因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可明显减少中心静脉插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笔者采用企静脉麻醉复合颈丛阻滞的方法。对2003—03~2005—10期间40例颈椎前路患者术中唤醒作用进行观察,现将资料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优选荷叶-山楂提取物的制备工艺.方法 以提取时间、加水量、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以出膏率、荷叶碱和槲皮素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选提取工艺;并在此基础上,以温度、浓缩时间、烘干时间为考察因素,以荷叶碱和槲皮素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优化浓缩和干燥条件.结果 最优制备工艺为加8倍量水,提取2...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啶复合臂丛神经阻滞在断指再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60例行断指再植术的患者作研究对象,按照随机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选择右美托咪啶复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术进行治疗,对照组30例,选择丙泊酚复合臂丛神经阻滞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Ramsay镇静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止血带耐受。结果观察组患者在T_1、T_2、T_3、T_4时刻的MAP、H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T_1、T_2、T_3、T_4时刻的MAP、HR均显著低于T0时刻,P0.05;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止血带耐受率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6.7%,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复合臂丛神经阻滞显著改善了患者的术中血流动力学情况,患者耐受度和手术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硬外麻醉中,小剂量氯胺酮对气腹及游离阑尾系膜牵拉阑尾引起不适的影响;比较硬外麻醉与静脉全麻用于阑尾腹腔镜手术时对血压(B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CO2分压(PETCO2)的影响。方法80例阑尾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成硬外麻醉组(E)40例,其中20例给予常规镇静剂(E1),另外20例在给常规镇静剂基础上给予小剂量氯胺酮(E2),静脉复合全麻40例(G)。监测患者在麻醉前、气腹前后、游离切割阑尾及术毕放气后的BP、HR、SpO2、PETCO2;观察硬外麻醉患者在气腹、游离切割阑尾时是否出现右肩部放射痛、胃痛、恶心、躁动,记录各组数据。结果①气腹后各组患者均较气腹前HR明显增快,平均动脉压(MAP)明显升高;②E组患者气腹后PETCO2明显上升,G组无明显影响;③G组患者麻醉后SpO2较E组高;④E组患者BP、HR、SpO2、PETCO2均在正常范围内;⑤E2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各种不适明显少于E1组。结论小剂量氯胺酮辅助硬外麻醉用于阑尾腹腔镜手术安全、可靠、舒适、简便、经济,是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 患儿女,6岁,先心房缺,在体外循环下行房缺修补术。术前度冷丁1mg/kg,东莨菪碱0.06mg/kg,入室后肌注氯胺酮6mg/kg,诱导用芬太尼10ug/kg,维库溴胺0.1mg/kg,咪唑安定0.05mg/kg。诱导、气管插管顺利,常规作股静脉、桡动脉穿刺。主动脉,上下腔静脉插管结束后,开始体外循环,转流后即发现心脏胀,迅速插冷灌管,降温后阻断主动脉,主动脉阻断后心脏胀没减轻,反而加重,泵压迅速上升,术者立即调整主动脉插管,效果不明显,即松开阻断钳,发现主动脉插管方向转至心  相似文献   
8.
<正>我院自2005-03~12采用瑞芬太尼、丙泊酚、维库溴铵用微量泵输注全凭静脉麻醉,对200例择期胸腹腔手术的患者进行了观察,以探讨微量泵在胸腹腔手术麻醉中的应用价值、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术后苏醒状况。现将资料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分析银屑病患者甲损害与超声下远端指间关节改变的相关性。方法:纳入中重度寻常型银屑病(PsO)患者和关节病型银屑病(PsA)患者,记录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甲损害特点以及超声下甲单元及远端指间关节情况。结果:研究共纳入中重度PsO患者38例,PsA患者35例。PsA组甲损害发生率高于中重度PsO组(85.7% vs 63.2%,P=0.028),前者mNAPSI评分(P=0.042)及甲板厚度(P<0.001)也高于后者。与中重度PsO组相比,PsA组附着点炎及骨赘形成的检出率高(77.1%vs 28.9%,P<0.001;74.3% vs 31.6%,P<0.001)。在中重度PsO患者的手指中,甲损害组指伸肌腱附着点炎及关节积液的发生率高于无甲损害组(11.4% vs 2.6%,P<0.001;35.6% vs 12.6%,P<0.001),在PsA患者的手指中,甲损害组指伸肌腱附着点炎、关节积液、滑膜炎、骨侵蚀、骨赘形成的发生率均高于无甲损害组(均P<0.05);所有患者同一手指水平mNAPSI评分、甲剥离、甲凹点均与指伸肌腱附着点炎相关,相关性最显著的是甲凹点(OR 2.02;95%CI 1.13~3.60)。结论:PsA患者更易出现临床甲受累,远端指间关节病变的患病率更高。指伸肌腱附着点炎的发生与mNAPSI评分、甲剥离、甲凹点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