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6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表达白细胞介素18(IL-18)基因的条件增殖腺病毒在肾癌Ketr-3细胞中的生物活性及其对Ketr-3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 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条件增殖腺病毒(ZD55-EGFP)在肾癌Ketr-3细胞中的感染和增殖情况.分别将表达IL-18的条件增殖腺病毒(ZD55-IL-18)及表达IL-18的普通腺病毒(Ad-IL-18)感染人肾癌Ketr-3细胞系,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病毒E1A和IL-18蛋白的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IL-18抗原表达;TUNEL法检测Ketr-3细胞的凋亡情况;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Ketr-3细胞存活情况.结果 ZD55-EGFP能有效感染肾癌Ketr-3细胞并在其中大量增殖.Westem blot检测结果 发现ZD55-IL-18能在肿瘤细胞内表达E1 A并有效介导IL-18表达,在病毒感染Ketr-3细胞48 h后,ZD55-IL-18、Ad-IL-18处理组的IL-18蛋白表达量分别为255.6±3.1、118.7±2.90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ZD55-IL-18、Ad-IL-18处理组的IL-18抗原阳性率分别为(82.4±3.2)%和(23.4±1.9)%.TNUEL检测结果 显示ZD55-IL-18、Ad-IL-18处理组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2.2±3.5)%和(25.5±1.9)%.病毒感染4 d后,MTT检测结果 显示ZD55-IL-18、Ad-IL-18处理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32.6±2.3)%和(73.3±2.5)%,表明ZD55-IL-18对Ketr-3细胞有显著的杀伤作用.结论 ZD55-IL-18能在Kerr-3细胞中高效特异性表达IL-18基因并显示出良好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2.
腺病毒是基因治疗的常用载体,但第一、二代腺病毒由于引起宿主的免疫应答和细胞毒性反应影响了治疗效果,限制了临床应用,辅助腺病毒载体避免了第一、二代腺病毒的缺点,而充分发挥了腺病毒载体的优点,在研究中所表现出来的特点使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它是一个很有希望的理想的基因治疗转导载体,本文将其在基因治疗相关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T)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5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47名腹膜后肿瘤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既往史、影像学检查、手术方式、术后病理、随访记录等资料.结果 B超诊断阳性率为85.0%,CT和MRI诊断阳性率为100%.开放手术组25例,肿瘤平均直径8.06cm,人平均手术时间为154.3min,人均术中出血量790.1 mL,人均术后住院天数11.8d.腔镜组22例,肿瘤平均直径6.84cm,人均手术时间153.9min,人均术中出血量289.2mL,人均术后住院天数9.0d.两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天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肿瘤27例(57.45%),恶性肿瘤20例(42.55%).恶性PRT完整切除组的5年生存率为40.0% (4/10),姑息切除组为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影像学检查对PRT术前诊断至关重要,腹腔镜手术在术中出血以及术后恢复方面优于开放手术,完整切除肿瘤是治疗的关键和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53岁。因肉眼血尿2月余入院。既往无家族遗传病史,无肝炎、结核病、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史。体检:下腹部可触及大小约5cm×5cm包块,质硬,无活动度,双肾区有压痛。辅助检查:尿常规示血尿,癌胚抗原85.62μg/L,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0.9μg/L。B超示:盆腔内探及15cm×7cm×9cm非均质低回声肿块,突向膀胱内,边界不清,回声不均,肿块外侧向腹壁突起,分界不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3种人肾癌皮下荷瘤裸鼠模型,优选建模方法。方法采用Bal/c裸鼠,分别通过直接注射细胞悬液(方法一)、肿块包埋(方法二)和经过引瘤后原代细胞培养注射细胞悬液(方法三)3种方法建立人肾癌皮下荷瘤裸鼠模型,并取瘤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结果方法一成瘤率为53.3%,成瘤时间平均为(14.5±1.64)天,2周时肿瘤平均大小为(147.2±8.7)mm3;方法二成瘤率为93.3%,成瘤时间平均为(10.5±0.87)天,2周时肿瘤平均大小为(198.3±17.2)mm3;方法三成瘤率为76.7%,成瘤时间平均为(11.2±0.87)天,2周时肿瘤平均大小为(182.4±5.6)mm3,3组的瘤组织病理检查无明显差别。结论经过引瘤后原位细胞培养,然后注射细胞悬液,是建立肾癌模型和进行生物治疗研究的合理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构建表达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小干扰RNA(siRNA)腺病毒载体,观察其对肾癌细胞系Ketr-3生长抑制作用.方法 将病毒Ad-hTERT体外感染人肾癌细胞系Ketr-3,分别用结晶紫染色、噻唑蓝(MTT)法检测其对细胞生长的影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hTERT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检测hTERT抗原的表达.结果 结晶紫、MTT结果表明:在MOI=50时,Ad-hTERT感染的Ketr-3细胞发生明显病变;MOI=50的Ad-hTERT感染Ketr-3细胞后,在第3、5、7天细胞存活率分别为(92.3±1.2)%、(82.0±1.0)%和(72.0±1.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结果表明:病毒Ad-hTERT感染Ketr-3细胞3d后,hTERT mRNA表达是对照组的(50.5±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表明:Ad-hTERT处理组的hTERT抗原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减少.结论 转录hTERT基因siR-NA的重组腺病毒载体为肾癌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工具.  相似文献   
7.
SATB1是一种组织特异性表达的核基质序列特异性结合蛋白,参与染色质高级结构的形成和组织特异性基因的表达调控,在免疫调节、肿瘤转移和凋亡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就SATB1基因与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溶瘤病毒是一类仅在肿瘤细胞内特异增殖的新型病毒载体,具有高度的肿瘤靶向性和良好的转染率.局部注射溶瘤病毒治疗体表肿瘤已获得显著疗效,但全身应用后机体的免疫防御机制明显限制了溶瘤病毒的治疗效果.细胞荷载溶瘤病毒可能是克服这一瓶颈的有效策略,为治疗肿瘤提供了新的平台.  相似文献   
9.
hTERT基因短发夹状RNA表达载体对肾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对hTERT基因的短发夹状RNA(shRNA)表达载体pSilencer-hTERT对人肾癌细胞及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1)pSilencer-hTERT转染人肾癌Kerr-3细胞,1、3、5、7d后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蛋白印迹技术检测hTERTmRNA、蛋白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凋亡。(2)BALB/C-nu裸鼠接种Ketr-3细胞成瘤,瘤内分别注射pSilencer-hTERT(50μg)、空质粒pSilencer1.0-U6(50μg)及等体积(100μg)生理盐水,隔日1次,共7次。治疗结束后第3天处死小鼠,取瘤组织检测肿瘤体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hTERT表达。结果(1)pSilencer-hTERT转染3d后Ketr-3细胞hTERTmRNA表达(43.2±4.4)%、蛋白表达(42.6±5.6)%最低,细胞增殖抑制率(37.3±6.6)%、凋亡细胞阳性率(30.5±4.7)%最高,分别与空质粒对照组[(98.8±4.7)%、(98.0±3.7)%、(3.3±0.9)%、(10.4±2.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pSilencer-hTERT处理组小鼠肿瘤体积(62.4±36.5)mm^3减小,hTERT表达率(65.7±4.7)%降低,分别与空质粒对照组(83.2±38.7)、(90.7±4.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Silencer-hTERT能有效、持续抑制人肾癌Ketr-3细胞及裸鼠肾癌移植瘤生长。  相似文献   
10.
SATB1是一种组织特异性表达的核基质序列特异性结合蛋白,参与染色质高级结构的形成和组织特异性基因的表达调控,在免疫调节、肿瘤转移和凋亡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就SATB1基因与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