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330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粘膜的免疫性上皮下水疱病(ISMBD)的临床分类很混乱。为了更好地区分这类疾病的异质性,作者在6年中对所遇见的诊断符合大疱性类天疱疮(BP)、良性粘膜性类天疱疮、眼瘢痕性类天疱疮等谱状表现的患者进行了全面研究。先不作临床诊断分类,而是客观地以患者的免疫病理结果,自身抗体的  相似文献   
2.
他克莫司和吡美莫司是新型钙调磷酸酶抑制剂药物,其外用制剂可用于治疗特应性皮炎。近年来,对这两种药物的安全性存有争议。现有的资料表明,外用他克莫司和吡美莫司安全性高,不引起皮肤萎缩,经皮吸收极少,无明显的系统免疫抑制作用,不会引起皮肤或系统的感染和肿瘤的发病率升高。  相似文献   
3.
从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BFCP)皮损和非皮损处取皮进行培养,先检查皮肤标本的自发性组织学变化。在观察培养过程中加入不同试验物质对这种自发性变化的影响。皮肤取自4例患者,从2处皮损区和3处非皮损区取皮肤。加入的试验物质分别为:倍他米松、维甲酸、camostat mes-ilate(一种合成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SBTI)、乙二胺四乙酸(EDTA)、N-乙基马来酸二酰胺(NEM)、pepstatin A(一种羧基蛋白酶抑制剂)。收集培养24,48和72小时的皮  相似文献   
4.
HLA-DRB1、DQB1基因与汉族人群寻常型天疱疮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 HL A- DRB1、DQB1位点基因在汉族人群寻常型天疱疮易感性中的作用。方法用序列特异性引物 -聚合酶链反应方法 ,对 6 1例寻常型天疱疮 (pemphigus vulgaris,PV)患者和 5 7名正常对照进行了 HL A- DRB1、DQB1等位基因的分型 ,并分析了 DRB1、DQB1基因在两组中的分布。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PV组 DR4、DRB1* 14 (* 14 0 1、* 14 0 4、* 14 0 5 )基因频率明显增高 (Pc分别 <0 .0 5及P<0 .0 1) ,差异有显著性 ;PV组 DQB1* 0 5 0 3、DQB1* 0 30 2基因频率明显增高 (Pc均 <0 .0 5 ) ,差异有显著性。对 DR4阳性样本的组内基因亚型分型结果发现 ,PV组中 DRB1* 0 4 0 3、DRB1* 0 4 0 6频率显著增高(Pc<0 .0 5 ) ,差异有显著性。 PV患者组单倍型 HL A- DRB1* 0 4 ,DQB1* 0 30 2和 HL A- DRB1* 14 ,DQB1* 0 5 0 3频率明显增高 (P<0 .0 5 )。结论 HL A- DRB1* 0 4 ,DQB1* 0 30 2和 HL A- DRB1* 14 ,DQB1* 0 5 0 3可能是汉族人 PV推测的易感单倍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评价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部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我院于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28例足部深度烧伤患者,均采取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创面,进一步对患者的创面修复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1)本次28例患者,经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后,皮瓣远端约1cm缺血坏死2例,在换药之后创面2期愈合,26例皮瓣均成活,1期成活率为92.86%;且供区创面愈合效果理想.术后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皮瓣外形美观,未出现臃肿及挛缩症状,且未发生溃疡并发症;此外,患足功能恢复正常,行走能力正常.(2)在创面修复满意度方面,满意24例(85.71%)、基本满意3例(10.71%)、不满意1例(3.57%),总满意度为96.43%.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部深度烧伤创面效果理想,术后成活率高,创面愈合效果理想,可保证皮瓣外形美观,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因此,值得采纳及应用.  相似文献   
6.
7.
1临床资料 患者,男,58岁,住院号148491。因上腹痛2天余,阵发性加剧而入院。主诉2天前突然上腹剧痛,呈绞痛,无呕吐,无放射痛,每次间隔数分钟可缓解,无畏寒、发热。查体。上腹部B超检查:肝、胆、脾、胰腺、双肾形态正常。  相似文献   
8.
中等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重症天疱疮12例林麟,靳培英,刘训荃,胡兹嘉,陈志强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邮政编码210042)对本院近年使用甲基强的松龙琥珀酸钠(甲强龙)治疗12例重症天疱疮患者的情况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男7例,女5例。年龄28~68岁。...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重度斑秃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83例重度斑秃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病年龄4~56岁,平均27岁,47例(56.6%)年龄≤16岁;病程3周~3年,平均7.6个月。16例(19.3%)有家族斑秃史,27例(32.5%)有遗传过敏性素质,21例(25.3%)伴指(趾)甲改变,12例(14.4%)有合并症,其中5例(6%)伴甲状腺功能异常、5例(6%)伴白癜风、2例(2.4%)伴糖尿病,19例(22.9%)在发病前经历应激事件。以综合治疗方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及薄芝注射液系统应用、米诺地尔溶液及地塞米松搽剂外搽)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均显效(脱发区生长﹥50%)。主要不良反应为,肌肉注射部位疼痛59例(70.1%),面部毳毛增粗21例(25.3%)。结论本研究除了在家族史及遗传过敏性素质与既往研究不一致以外,其余无明显差异。以综合治疗方案治疗重度斑秃具有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