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3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腹膜炎为不卧床持续性腹膜透析(CAPD)的主要并发症,透析液常规培养可检出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但由于抗生素大量应用,有相当部分标本为阴性结果,其中可能变异为 L 型的缘故。我们在作常规培养的同时,增作 L 型细菌培养,结果检出一例,报道如下:患者,男,18岁,间歇性浮肿蛋白尿一年  相似文献   
2.
3.
鲍氏志贺氏菌.在国内因并不多见.以广州一带较多,北方则甚少,但在上海时有发现,已分离到的菌株.有1、2、4、5、6及9型由鲍氏志贺氏菌引起食物中毒已有报告,如抚顺市57年由鲍氏5型志贺氏菌引起的一起暴发性流行,61年陈氏等报导了一起鲍氏4型志贺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我区于1979年7月收治了11名由于吃了未加工正的市售卤牛肉,先后4~30小时发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42岁,因左侧头部脱发半月来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皮肤科就诊。患者于2018年7月14日在外院接受透明质酸(具体剂量不详)注射填充太阳穴,注射1 ~ 2 h后自觉左侧头部肿胀麻木,立即予透明质酸酶溶栓后自觉头皮肿胀感减轻……  相似文献   
5.
张振颖  李洪安 《农垦医学》1989,11(4):211-213
对125例慢性胃炎的胃粘膜标本作组织细胞检查同时,做了幽门弯曲菌的镜检、培养和尿素酶试验,并比较了三者之间的相符性。认为,采用含抗生素的选择培养基作尿素酶试验简便、快速,而且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6.
当细菌的菌落从S 型变为R 型时,其毒力、抗原性等往往发生较全面的改变.R 型葡萄球菌是否仍有致病力?尚未见文献报道.作者从脓液中分离到37株纯培养的R 型葡萄球菌,占同期分离的葡萄球  相似文献   
7.
1983年5月9日,石河子市某畜牧队销售病死牛肉,居民食后有300余人中毒发病,住我院80人,均具有典型的内毒素中毒症状。细菌学检查证实系鼠伤寒沙门氏菌中毒。经抢救治疗全部康复。考虑到本起中毒发病人数多,毒力较强(食一、二片肉即中毒)我们作了某些细菌学实验观察。探求与常见菌株的毒力有否差异。一.直接涂片检查:取生牛肾肾盂及卤牛肉内切面直接涂片,查见较多 G~-杆菌及少量 G~ 球菌,G~ 杆菌。  相似文献   
8.
菌群失调,是从微生物紊观点提出的,它的基础是正常菌群质和量上的变化。当初Nissle(1916)用这个词来表示大肠干菌在肠道内的异常变化,抗菌素问世后,它的概念扩大了,包括所有正常菌群的失调状态。对因此而获得优势繁殖的那些菌种,能引起具有一定症状的感染状态,称为重感染,新感染,菌群失调症或菌交替症。我国则在六十年代初期,康白等人始行研究,目前,临床上对肠道菌群失调,如肠道霉菌病、伪膜性肠炎较熟悉,而对一些弱毒菌株的菌交替症,则仍了解不多,现报导一例菌交替症脑膜败血性(脓毒性)黄色干菌感染如下:  相似文献   
9.
1963~1965年自门诊及住院痢疾患者的粪便分离出407株志贺氏菌,以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志贺氏菌尿分型血清。用玻片法进行分型鉴定。现将结果列表如下:  相似文献   
10.
在临床医疗实践中,菌群失调并不罕见。为配合临床对菌群失调或细菌交替症的诊断和治疗,作者对本地区正常成人和儿童的肠菌群状态,作了初步调查,现报道如下:一.方法:采用直接涂片,相对计数法1.取粪便或肛拭标本直接涂一均匀薄片,加热固定。2.革兰氏染色:将第一液用1%草酸铵稀释10倍;第四液用蒸馏水将石炭酸复红稀释5倍。这样染色结果较满意。3.用废 X 光胶片剪成园形,大小以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