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男,58岁,农民。因舌体反复破溃、皮肤进行性黑变2年,加重伴行走不稳2个月就诊。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舌体破溃,双手、双足各小关节处皮肤颜色变深,呈棕黑色或黑色,并伴乏力、纳差、餐后饱胀感,曾以消化不良处理,疗效欠佳,未再诊治。随后双踝关节、双下肢胫前、腰骶部等处皮肤亦出现黑变并粗糙,胸腹部出现类圆形色素脱失斑,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尖锐湿疣治疗后局部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PV)阳性患者行光动力治疗,观察其清除病毒、预防复发的作用。方法尖锐湿疣患者经CO2激光或冷冻治疗祛除疣体,并在创面愈合后,在原皮损及周围2cm处行HPV检测阳性者60例,随机分两组,治疗组采用ALA-PDT治疗,每周1次,连续3次,随后每1~2周随访观察,连续3个月;对照组不用任何药物,每1~2周随访观察,连续3月。ALA-PDT疗程结束后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于原病变部位取材,再次行荧光PCR检测HPV DNA。观察两组治疗区域病毒清除及疣体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病毒清除率80%,对照组病毒清除率30%,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清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152,P=0.000)。治疗组在原疣体部位及照射区域复发4例,而对照组17例复发,复发率分别为13.33%和56.67%,治疗组和对照组复发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81,P=0.000)。结论 ALA-PDT对尖锐湿疣的复发和控制HPV的潜伏感染都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液氮冷冻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治疗组200例采用液氮冷冻联合光动力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液氮冷冻联合鬼臼毒素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χ2=9.28,P〈0.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χ2=11.05,P〈0.05)。结论液氮冷冻联合光动力疗法可有效治疗尖锐湿疣,此治愈率优于液氮冷冻联合鬼臼毒素治疗方法,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驱虫斑鸠菊注射液联合高能紫外线治疗白癜风的效果。方法将就诊的白癜风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驱虫斑鸠菊注射液肌肉注射2mL每日1次,联合高能紫外线照射治疗每周1次;对照组仅给予高能紫外线照射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29例,有效率86.67%,其中治愈12例,治愈率40%。对照组治疗有效26例,有效56.67%,其中治愈6例,治愈率20%。2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驱虫斑鸠菊注射液联合高能紫外线治疗白癜风副作用少,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银川地区过敏性鼻炎发病与过敏原的关系,为患者的脱敏治疗及预防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使用生物共振治疗系统对300例过敏性鼻炎进行过敏原检测.结果 30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均检测出过敏原,常见的有香草类花粉、螨虫类、动物皮毛、家用或工业毒物等.结论 过敏原检测对过敏性鼻炎的脱敏治疗及预防有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宁夏地区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常见过敏原,应用生物共振技术对3969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进行过敏原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吸人物过敏原中,阳性率高的依次为尘螨、花粉、甲醛:食物过敏原中阳性率高的依次为鱼类混合物、鸡蛋、羊肉;总体检测居前五位的依次是鱼类混合物、粉尘螨、鸡、羊肉、尘螨.认为宁夏地区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常见过敏原既有地方特色的因素,又和现代社会工农业发展、环境、气候因素变化等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尖锐湿疣后的病毒清除及复发情况。方法将90例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治疗组采用ALA-PDT治疗,CO2激光组采用CO2激光治疗,冷冻组采用液氮冷冻治疗。治疗前后取材,进行荧光PCR检测低危型(HPV6,11)、高危型(HPV16,18)HPVDNA。结果治疗组、CO2激光组及冷冻组HPV清除率分别为86.67%,56.67%和53.33%,经ALA-PDT治疗后HPV清除率较液氮冷冻及CO2激光治疗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ALA-PDT治疗组(10.00%)与CO2激光组(36.67%)及冷冻组(40.00%)比较,复发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ALA-PDT对尖锐湿疣皮损的治疗和控制HPV的潜伏感染都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
该3例患者为姐弟关系,自幼面、颈、双手背均出现扁平疣状损害,且近2年来额部均出现油腻性疣状增生物或脂溢性角化样皮损,组织病理符合疣状表皮发育不良(EV)伴发皮肤癌前病变.诊断:疣状表皮发育不良;癌前病变.予多次冷冻治疗后皮损基本变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检测胃泌素释放肽受体(G PR)在基底细胞癌(BCC)中的表达情况,探讨GRPR与BCC的相关性.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20例正常皮肤、45例不同临床及病理特征患者BCC标本中GRPR的表达.结果 正常皮肤标本中阳性表达3例(15%),BCC组中23例(51.1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病程BCC组间GRPR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60岁组中的表达低于<60岁组,侵袭性基底细胞癌(IBCC)中的表达高于非侵袭性基底细胞癌(NIBC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RPR在BCC中的表达高于正常皮肤,可能与BCC侵袭、浸润机制有关,但关系仍不明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氧化苦参碱对银屑病小鼠模型IL-2、IL-10、TNF-α水平的影响,探讨其保护银屑病小鼠的机制.方法 采用注射雌激素刺激小鼠阴道上皮组织增生的方法复制银屑病小鼠模型,同时给予不同剂量的氧化苦参碱干预,10 d后,取小鼠血清测定IL-2、IL-l0、TNF-α的含量,并观察氧化苦参碱对小鼠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结果 80、40、20mg·kg-1氧化苦参碱均可抑制小鼠阴道上皮的有丝分裂(P<0.01),并降低雌激素周期小鼠血清中IL-2、TNF-α的含量(P<0.01);80、40 mg·kg-1氧化苦参碱可升高雌激素周期小鼠血清中IL-l0的含量(P<0.0l,P<0.05).结论 氧化苦参碱对实验性银屑病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表皮细胞增殖并降低血清IL-2和TNF-α水平,升高IL-10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