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6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王鑫  吴林珍  岑坷  屠巧峰  王志华 《浙江医学》2020,42(17):1871-1874,1880
目的探讨孕晚期孕妇B族链球菌(GBS)筛查及分娩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IAP)对预防新生儿早发型GBS(EOGBS)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9年10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并分娩的33327例孕妇。根据医院开展GBS筛查的时机,分为未筛查期(2013年3月至2016年6月)孕妇17142例,筛查期(2016年7月至2019年10月)孕妇16185例。其中14641例筛查期孕妇在孕35~37周行GBS显色培养法筛查,并分析菌株耐药情况;另1544例孕28周后因早产或由外院转入而尚未行GBS筛查的孕妇,应用real-timePCR法筛查GBS定植情况。对GBS筛查阳性的孕妇在其临产后或胎膜破裂时给予IAP,比较开展筛查前后新生儿EOGBS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14641例孕妇在孕35~37周行GBS显色培养法筛查,GBS定植率为10.6%;另1544例孕妇应用real-timePCR法筛查,GBS定植率为12.4%;两种方法筛查GBS的定植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1552株GBS药敏结果显示,青霉素、氨苄青霉素、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敏感率均为100.0%;其余抗生素的敏感率由高到低依次是喹奴普汀/达福普汀99.4%、呋喃妥因84.3%、莫西沙星66.2%、左旋氧氟沙星65.5%、环丙沙星63.1%、克林霉素55.2%、四环素24.6%和阿奇霉素0.3%。开展GBS筛查前后新生儿EOGBS感染发生率分别为0.23‰(4/17311)和0.06‰(1/16329),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7)。结论新生儿EOGBS感染发生率较低,各地区可根据当地医疗条件和卫生经济学因素制定相应预防策略。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患者外周血白介素17蛋白和mRNA水平及辅助性T细胞17(Th17)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63例AD患者及30例正常人对照血浆中IL-17蛋白水平。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两组外周血中IL-17 mRNA表达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AD患者和对照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中Thl7细胞的比例。分析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和IL-17水平与AD患者病情严重度的相关性。结果 急性期AD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比例为1.83% ± 0.47%,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组(0.85% ± 0.45%,t = 4.128,P < 0.01)和慢性期组(1.12% ± 0.69%,t = 2.439,P < 0.05)。AD组外周血中血浆IL-17水平为98.37 ng/L,高于正常人组63.75 ng/L,U = 168,P < 0.05。AD组外周血IL-17mRNA表达水平高于正常人对照组。AD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和血IL-17蛋白水平与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ASI)积分均呈显著正相关(r = 0.68l,P < 0.01;r = 0.427,P < 0.05)。结论 急性期AD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显著升高, IL-17蛋白分泌及基因表达水平存在异常,与病情严重度明显相关,提示IL-17和Th17细胞可能在AD发病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清微小RNA-222-3p(miR-222-3p)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提取121例PTC及甲状腺良性疾 病患者血清中的总RNA,采用qRT-PCR方法检测miR-222-3p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PT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探讨其对PTC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血清miR-222-3p在PTC患者中的中位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良性对照组(2.2188 vs0.7022,P <0.05)。血清miR-222-3p的表达水平与PTC的肿瘤最大径、双侧累及、病灶数量及淋巴结转移状况等密切相关(P 均<0.05),但与性别、年龄、被膜侵犯及TNM分期等无关(P 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miR-222-3p诊断PTC的AUC为0.717,灵敏度为79.75%,特异性为61.90%。结论血清miR-222-3p在PTC患者中高表达,其表达水平能反映PTC的进展情况,并对PTC的临床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4.
研究发现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 lncRNA)在人类多种恶性肿瘤(如肝癌、肺癌、乳腺癌等)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在甲状腺肿瘤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较少[1~4]。本研究采用基因芯片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和甲状腺良性肿瘤组织中lncRNAs/mRNAs的表达,筛选PTC差异性表达的lncRNAs,为探讨其在PT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BRAFV600E突变率在甲状腺结节术前诊断中的意义及其可行性。方法选择2012-01-2013-01行细针穿刺术(FNA)的甲状腺结节患者337例,根据细胞学诊断分为Thy1、Thy2、Thy4和Thy5组,分别检测FNA标本的BRAFV600E突变。结果 Thy5组BRAFV600E突变率为22.2%;甲状腺结节的不同病理类型及BRAF突变率与桥本甲状腺炎(HT)无相关性(均P>0.05);与Thy2组比,Thy5组TSH水平较高[(2.83±2.11 vs 1.95±1.29)mU/L,t=2.251,P<0.05]。结论检测甲状腺结节FNA标本的BRAFV600E突变简便、可行;对一部分因取材不满意标本可提供补充诊断;BRAF突变与HT可能无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杭州地区尖锐湿疣患者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型别,以及不同病毒型别和病毒载量与复发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了289例患者皮损中的HPV,并作临床跟踪观察3个月,记录复发次数。结果289例患者中仅HPV6/11型感染214例,占74.04%;37例为HPV6/11和HPV 16/18混合感染,占12.80%:仅HPV16/18阳性者16例,占5.54%;HPV6/11和16/18均阴性者22例,占7.61%。53例HPV16/18阳性感染者中,男18例,阳性率为13.14%;女35例,阳性率为23.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979,P<0.05)。HPV16/18型感染组与HPV6/11型感染组的3个月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复发次数高于HPV6/11感染组(P<0.05)。不同HPV6/11型病毒载量组之间的3个月复发率和复发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尖锐湿疣患者的HPV感染型别以6/11型为主,女性患者中高危型HPV16/18型的感染率明显高于男性。不同HPV型别与复发率无关,但高危型HPV感染者复发次数增加。不同HPV6/11型病毒载量与尖锐湿疣的临床复发无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