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8篇
  201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1.
伊曲康唑短程间歇冲击治疗甲真菌病疗效观察谈英①王昕①任秀芝①杨立亚①于桥医①我科从1994年2月起,采用短程间歇冲击疗法治疗甲真菌病,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病例选择患者年龄在18~70岁,临床症状典型,真菌学直接镜检阳性,作真菌培养证实真菌感染。孕妇和...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皮肤原发性T细胞淋巴瘤一些新的临床病理亚型特点。方法 对1例具有新的临床病理特点的T细胞淋巴瘤多次活检、多种病理方法检查及临床资料综合分析,包括常规H-E染色、特殊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基因重排及PCR检测。结果 皮损为柔软的多发结节,并有黏液囊肿形成;肿瘤细胞以小T淋巴细胞为主,主要浸润真皮及皮下,无明显亲表皮现象。部分肿瘤细胞有亲血管现象,伴明显血管纤维黏液样基质。免疫组化及特殊染色结果显示,CD3,CD43,CD45RO均阳性,CD56少数阳性;CD68,CD79α,CD20,CD30,CD117,ALK,S-100,CD45R,EMA,SMA均阴性;黏液基质阿新蓝染色阳性;基因重排TCR-β阳性;PCR检测EBV病毒阴性。结论 伴血管纤维黏液样基质的T细胞淋巴瘤是皮肤原发性T细胞淋巴瘤一种新的、独特的亚型,不属于亲表皮的蕈样肉芽肿亚型。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性大疱病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50岁。因双下肢、躯干出现水疱1周,于2005年8月1日入住我院。8年前无明显诱因患者出现口干、多饮、多尿,诊断为2型糖尿病.空腹血糖波动于7.0~8.0mmol/L(正常值3.9~6.5mmol/L.以下同)。1周前,双下肢、躯干出现大小不等的水疱.部分水疱破溃,形成浅表溃疡。自觉疼痛明显,在当地医院皮肤科就诊.考虑为“脓疱病”给予外用药物治疗,未见好转且水疱逐渐增多。1年前患者双下肢曾出现散在大小不等的水疱,当时未给予任何处理,自愈后未留瘢痕。否认有传染病史。[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患儿,男,出生17天。2004年4月20日来我院就诊。患儿于出生3天后,渐出现双眼分泌物增多,家长末予重视。就诊前一周,出现黄绿色脓性分泌物,患儿易激惹,哭闹、畏光、双眼睑紧闭。1体检一般情况:营养发育好,体温36.5℃,呼吸34次/ 分,心率140次/分。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破溃,无瘀血、瘀斑。双眼紧闭,双眼裂布满大量脓性分泌物。耳、鼻、咽及外生殖器未发现脓性分泌物。呼吸对称均  相似文献   
5.
硬斑病样基底细胞瘤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女 ,5 6岁。因左侧鼻沟肿块 6月余 ,于 2 0 0 2年 2月入院。 6个月前 ,患者无明显诱因 ,发现左侧鼻沟上端出现一黄豆大红斑 ,无自觉症状 ,半年来不断增大并变硬。在多家医院就医 ,诊断为皮炎 ,应用外用药 ,未见好转。皮损偶有痒感 ,且有时有细碎鳞屑。近日皮疹已扩大到蚕豆大 ,并在皮损周边出现淡黑色线状斑疹 ,有时出现少许糜烂、渗液 ,偶痛。既往无日光曝晒和低纬度地区生活史 ,家庭中未发现类似病史。体检 :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各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检查见皮损位于左脸面上部 ,靠近鼻沟一侧 ,2 .5cm× 1.5cm ,为略高于皮…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夫西地酸乳膏联合卤米松乳膏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研究的162例慢性湿疹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分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81例,观察组患者交替给予使用夫西地酸乳膏和卤米松乳膏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使用卤米松乳膏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6%,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28,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夫西地酸乳膏联合卤米松乳膏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7.
脐周皮炎的病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脐周皮炎的病因探讨于桥医①刘玲玲②朱学骏②斑贴试验是确定皮炎、湿疹类皮肤病外源性致敏原的常用手段之一。近年来,尤其是春夏季,临床上常见到发生在脐周的皮炎。为明确其致病原因,对在我科门诊诊断为脐周皮炎的26例患者做了斑贴试验,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  相似文献   
8.
我科于2003年12月~2005年7月诊治5例巨大尖锐湿疣患者,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5例患者均为在我科性病门诊就诊的患者,男3例,女2例,年龄25~44岁,平均32.5±2.3岁。3位男性患者中1例皮损位于阴茎,2例位于肛周,1例女性患者皮损位于阴道。病期3个月~1.5年,平均9.3个月。1例女性患者因妊娠1个月来院体检而发现宫颈4×6cm大小之淡红色乳头瘤样赘生物。1例男性患者有Ⅱ型糖尿病史10年,另1例男性患者于2年前曾因“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而行骨髓移植治疗,术后恢复良好。患者均承认有不洁性生活或配偶感染史。体格检查:男女外生殖器或肛周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